【壓縮機網】自今年年初以來,多地區不斷完善的配套政策,吹響了儲能商業化的號角。而在儲能商業化大潮即將開閘之際,國內各省區、各儲能項目也在加速落地。
2018年9月28日-30日,國家能源局科技司以及山西有關廳局的領導,儲能行業專家及企業代表共計300余人共聚中國(山西)儲能產業發展博覽會和儲能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論壇共邀請了二十余位業界嘉賓進行了觀點分享,分別從“‘儲能+’應用”、“儲能系統集成關鍵技術”、“儲能系統安全預防”、“多樣化的儲能技術”等多個方面探討儲能應用前景,各演講嘉賓結合實際應用案例,介紹了在儲能領域的創新實踐。
儲能應用前景廣闊 電池應用或將率先抵達風口
儲能行業發展目前大致經歷三個階段,2000年-2010年是技術驗證期;2011年-2015年為示范應用期;而2016年-2020年為商業化初期階段。在過去的2017年里,儲能應用領域更加明晰,無論是儲能企業、用戶還是投融資機構均在聯手積極拓展儲能的應用市場,探索儲能的多種應用模式;而今年正是我們迎來儲能走向商業化的元年。
太原已經成為首個純電動出租車城市,而隨著電動汽車的飛速發展,移動儲能系統也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儲能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程偉表示,移動儲能充電系統具有投建成本可控,減少資源浪費;降低城市改造,避免過多占地等優勢,未來將在綠色交通中得到更好的應用。
來自企業的四位嘉賓通過分享各自企業實際案例,分享了“儲能+微電網”、“儲能+調頻”、“儲能+風電”、“儲能+光伏”、“儲能+能源互聯網”等多領域應用。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兼儲能事業部總經理王威表示,目前制約鋰電儲能市場化推廣的主要是成本、壽命、可靠性及安全性因素,動力電池的發展將帶動儲能電池同步發展;浙江南都能源互聯網運營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王昌俊表示,未來能源互聯網的服務模式將是電力服務、虛擬電廠、能源交易、智慧能源的互動;北京睿能世紀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澍表示,儲能可顯著減少電網對傳統電源的調頻容量需求,而根據各國案例也可以發現儲能應用與電力調頻是世界電力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北京普能世紀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總監王建則分享了大規模儲能技術的多種應用案例。
儲能系統各環節關鍵技術
混合儲能技術已經日漸成熟,并且其相關應用實例已被證明實用性。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部副主任韋統振分析了混合儲能技術時表示混合儲能將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儲能逆變器可以說是電池和電網之間的橋梁,陽光三星(合肥)儲能電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志從替代SVG、多平逆變技術等方面介紹儲能系統集成中儲能逆變器的選型設計。
在多平逆變技術中,三電平逆變器能夠有效降低開關管電壓盈利,且輸出電壓諧波含量小,能夠廣泛應用于交流調速、電能質量管理、新能源等領域。北方工業大學電氣與控制學院電氣工程系主任周京華重點提及了三電平儲能功率變換器的控制策略。
此外,規模化儲能能量管理系統同樣是不可缺失的關鍵之一。欣旺達綜合能源總工程師劉新東博士介紹了能量管理系統包括數據采集和監控、電池安全管理、功能配置、中長期經濟分析、優化控制模塊等部分,可發揮維持微電網功率平衡等作用。
不同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及電能補給模式大有不同,以公交車而言,可以利用停運時段充電;而出租車則更可能采納換電模式,青島威控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呂洪章指出。
2017年1月,山西省“10MW級鋰電儲能系統關鍵技術及工程示范”項目啟動,該項目側重于開發大倍率充放電鈦酸鋰電池儲能系統,研究降低鋰電池儲能系統成本的方法;從新能源消納在以火電機組為主要調節電源電網的調峰調頻需求機制出發,研究電池儲能、火電機組的協調配置和調度運行等關鍵技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電能存儲與轉換技術室主任李建林在論壇上分享了該項目成果。
技術百家爭鳴 引領儲能新時代
電化學儲能成為近年來發展最為迅猛的儲能技術,但氫儲能領域、超級電容以及壓縮空氣等物理儲能技術也正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事實上,各國正致力于氫能和燃料電池的推廣與市場化,我國也在近兩年頻繁出臺政策予以支持,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趙波表示,重點關注新能源制氫、燃料電池發電技術及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等方向。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高志賢分享了甲醇儲氫和儲能技術進展。
壓縮空氣儲能對地理條件無特殊要求,建造成本和響應速度與抽水蓄能電站相當,使用壽命長,儲能容量大,是一種具有推廣應用前景的大規模儲能技術。此外,清華大學梅生偉教授表示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作為一種理想的大規模儲能手段,有可能實現儲能過程中的發電、供冷、供熱相耦合,進而將智能微電網提升至智能微能源網的層次,提高能量的綜合利用效率。
飛輪儲能密度高(數倍鎳氫電池),能量轉換效率高(90%以上),還具有響應速度快、建設周期短、占地面積小以及無污染等優點。貝肯新能源(天津)有限公司張強表示飛輪儲能適用于電網調頻和改善電能質量。
超級電容以其大容量、高功率、壽命長、低成本、環境友好等優越的性能,德益創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總經理李靈宏博士表示,未來超級電容技術將在清潔能源與智能電網方面具有更加廣泛的用途。
論壇同期,9月28-29日國內儲能行業專家、教授,省內儲能試點企業、參展企業,有關科研院所和相關機構進行了新技術與新成果交易活動。
壓縮空氣儲能進展明顯緩慢
目前,國內相關的研究機構有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華北電力大學、湘潭大學等,其中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在2009年首次在國際上提出并研發出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有效的提高了系統的能量效率,彰顯了我國在壓縮空氣儲能方面的研究實力。
但是,相較于其他儲能技術,尤其是對短短一年間已建、在建和中標項目達到至少20個,儼然已成上規模新興市場的火電儲能聯合調頻來說,我國的壓縮空氣儲能事業還處于初始狀態,目前還沒有規模以上的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建成。據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陳海生研究院分析,我國大規模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發展緩慢受幾方面因素的限制:一是我國并未掌握燃氣輪機的核心技術,一直以來依賴進口;二是燃氣輪機必須燒油燒氣,而我國是一個缺油少氣的國家,經濟效益大打折扣;三是需要大容量的儲氣裝置,由于我國缺少大容量且密閉性較好的天然溶洞、巖洞等,需要人工改造或者建造儲氣罐,成本大大增加。
不過,總體來看,壓縮空氣儲能方式成本較低,大約為3000-5000元/千瓦,是成本最低的一種儲能方式,而且壽命長,通過維護,使用壽命可達到40-50年,接近抽水蓄能的50年。而且,小容量的壓縮空氣儲能方式在我國還是有較大發展前景的,隨著可再生能源的逐步推廣應用,可以預見,小型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可作為配套技術得到發展。
2018年9月28日-30日,國家能源局科技司以及山西有關廳局的領導,儲能行業專家及企業代表共計300余人共聚中國(山西)儲能產業發展博覽會和儲能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論壇共邀請了二十余位業界嘉賓進行了觀點分享,分別從“‘儲能+’應用”、“儲能系統集成關鍵技術”、“儲能系統安全預防”、“多樣化的儲能技術”等多個方面探討儲能應用前景,各演講嘉賓結合實際應用案例,介紹了在儲能領域的創新實踐。
儲能應用前景廣闊 電池應用或將率先抵達風口
儲能行業發展目前大致經歷三個階段,2000年-2010年是技術驗證期;2011年-2015年為示范應用期;而2016年-2020年為商業化初期階段。在過去的2017年里,儲能應用領域更加明晰,無論是儲能企業、用戶還是投融資機構均在聯手積極拓展儲能的應用市場,探索儲能的多種應用模式;而今年正是我們迎來儲能走向商業化的元年。
太原已經成為首個純電動出租車城市,而隨著電動汽車的飛速發展,移動儲能系統也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儲能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程偉表示,移動儲能充電系統具有投建成本可控,減少資源浪費;降低城市改造,避免過多占地等優勢,未來將在綠色交通中得到更好的應用。
來自企業的四位嘉賓通過分享各自企業實際案例,分享了“儲能+微電網”、“儲能+調頻”、“儲能+風電”、“儲能+光伏”、“儲能+能源互聯網”等多領域應用。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兼儲能事業部總經理王威表示,目前制約鋰電儲能市場化推廣的主要是成本、壽命、可靠性及安全性因素,動力電池的發展將帶動儲能電池同步發展;浙江南都能源互聯網運營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王昌俊表示,未來能源互聯網的服務模式將是電力服務、虛擬電廠、能源交易、智慧能源的互動;北京睿能世紀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澍表示,儲能可顯著減少電網對傳統電源的調頻容量需求,而根據各國案例也可以發現儲能應用與電力調頻是世界電力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北京普能世紀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總監王建則分享了大規模儲能技術的多種應用案例。
儲能系統各環節關鍵技術
混合儲能技術已經日漸成熟,并且其相關應用實例已被證明實用性。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部副主任韋統振分析了混合儲能技術時表示混合儲能將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儲能逆變器可以說是電池和電網之間的橋梁,陽光三星(合肥)儲能電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志從替代SVG、多平逆變技術等方面介紹儲能系統集成中儲能逆變器的選型設計。
在多平逆變技術中,三電平逆變器能夠有效降低開關管電壓盈利,且輸出電壓諧波含量小,能夠廣泛應用于交流調速、電能質量管理、新能源等領域。北方工業大學電氣與控制學院電氣工程系主任周京華重點提及了三電平儲能功率變換器的控制策略。
此外,規模化儲能能量管理系統同樣是不可缺失的關鍵之一。欣旺達綜合能源總工程師劉新東博士介紹了能量管理系統包括數據采集和監控、電池安全管理、功能配置、中長期經濟分析、優化控制模塊等部分,可發揮維持微電網功率平衡等作用。
不同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及電能補給模式大有不同,以公交車而言,可以利用停運時段充電;而出租車則更可能采納換電模式,青島威控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呂洪章指出。
2017年1月,山西省“10MW級鋰電儲能系統關鍵技術及工程示范”項目啟動,該項目側重于開發大倍率充放電鈦酸鋰電池儲能系統,研究降低鋰電池儲能系統成本的方法;從新能源消納在以火電機組為主要調節電源電網的調峰調頻需求機制出發,研究電池儲能、火電機組的協調配置和調度運行等關鍵技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電能存儲與轉換技術室主任李建林在論壇上分享了該項目成果。
技術百家爭鳴 引領儲能新時代
電化學儲能成為近年來發展最為迅猛的儲能技術,但氫儲能領域、超級電容以及壓縮空氣等物理儲能技術也正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事實上,各國正致力于氫能和燃料電池的推廣與市場化,我國也在近兩年頻繁出臺政策予以支持,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趙波表示,重點關注新能源制氫、燃料電池發電技術及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等方向。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高志賢分享了甲醇儲氫和儲能技術進展。
壓縮空氣儲能對地理條件無特殊要求,建造成本和響應速度與抽水蓄能電站相當,使用壽命長,儲能容量大,是一種具有推廣應用前景的大規模儲能技術。此外,清華大學梅生偉教授表示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作為一種理想的大規模儲能手段,有可能實現儲能過程中的發電、供冷、供熱相耦合,進而將智能微電網提升至智能微能源網的層次,提高能量的綜合利用效率。
飛輪儲能密度高(數倍鎳氫電池),能量轉換效率高(90%以上),還具有響應速度快、建設周期短、占地面積小以及無污染等優點。貝肯新能源(天津)有限公司張強表示飛輪儲能適用于電網調頻和改善電能質量。
超級電容以其大容量、高功率、壽命長、低成本、環境友好等優越的性能,德益創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總經理李靈宏博士表示,未來超級電容技術將在清潔能源與智能電網方面具有更加廣泛的用途。
論壇同期,9月28-29日國內儲能行業專家、教授,省內儲能試點企業、參展企業,有關科研院所和相關機構進行了新技術與新成果交易活動。
壓縮空氣儲能進展明顯緩慢
目前,國內相關的研究機構有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華北電力大學、湘潭大學等,其中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在2009年首次在國際上提出并研發出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有效的提高了系統的能量效率,彰顯了我國在壓縮空氣儲能方面的研究實力。
但是,相較于其他儲能技術,尤其是對短短一年間已建、在建和中標項目達到至少20個,儼然已成上規模新興市場的火電儲能聯合調頻來說,我國的壓縮空氣儲能事業還處于初始狀態,目前還沒有規模以上的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建成。據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陳海生研究院分析,我國大規模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發展緩慢受幾方面因素的限制:一是我國并未掌握燃氣輪機的核心技術,一直以來依賴進口;二是燃氣輪機必須燒油燒氣,而我國是一個缺油少氣的國家,經濟效益大打折扣;三是需要大容量的儲氣裝置,由于我國缺少大容量且密閉性較好的天然溶洞、巖洞等,需要人工改造或者建造儲氣罐,成本大大增加。
不過,總體來看,壓縮空氣儲能方式成本較低,大約為3000-5000元/千瓦,是成本最低的一種儲能方式,而且壽命長,通過維護,使用壽命可達到40-50年,接近抽水蓄能的50年。而且,小容量的壓縮空氣儲能方式在我國還是有較大發展前景的,隨著可再生能源的逐步推廣應用,可以預見,小型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可作為配套技術得到發展。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