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指出,今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將達到7.4億千瓦左右,發電量達到2萬億千瓦時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4.3%左右。要加快先進儲能技術示范項目建設,推動先進儲能技術應用,建立健全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切實提高電力系統調峰和消納清潔能源的能力。
在5月19日舉辦的“第八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上,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秘書長劉勇表示,今年有望成為中國儲能產業爆發的“元年”,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指出,今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將達到7.4億千瓦左右,發電量達到2萬億千瓦時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4.3%左右。要加快先進儲能技術示范項目建設,推動先進儲能技術應用,建立健全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切實提高電力系統調峰和消納清潔能源的能力。
中國化學與物流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理事長、科陸集團董事長饒陸華表示,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儲能應用領域更加明晰,儲能項目的規劃量大增,儲能市場的爆發點已經點燃。未來能源革命、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電力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都將為儲能產業創造極大市場商機。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國際部主任、副研究員柴麒敏表示,盡管2017年國家出臺了《儲能產業發展指導意見》、《電力補償服務的工作方案》等支持政策,開啟了比較好的儲能應用開端。但有關產業政策還是存在諸多不足,需要進一步從立法、財稅、規劃、基建、交易、監管等各方面進行政策推動的可行性。
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的統計,截至2017年底,中國儲能產業尚處于初級階段,已經投運儲能項目累計32.8GW,同比增長5.2%,新增投運項目裝機規模217.9MW。
儲能產業正在迎來“拐點”
2017年,國家5部委發布的《關于促進儲能產業與技術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儲能在電力調頻領域、在工商業用戶側應用中,已經具備了初步贏利的可能”。
中國化學與物流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表示,在國內,儲能在西北的新能源并網與多能互補市場、華北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京津冀、長三角以及珠三角工商業儲能市場、邊遠哨所以及微電網市場正迎來全面發展機遇。
北控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執行總裁王野表示,大規模儲能系統有不同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有的儲能系統是單一電網調峰,有的儲能系統是調峰、調頻、調壓等多重應用場景的結合。
根據國家能源局規劃,今年內計劃建成大連100MW/400MWh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遼寧綏中電廠24MW/12MWh火電機組聯合調頻儲能、大連30MW/120MWh網源友好型風電場儲能、江蘇金壇壓縮空氣儲能等項目。并研究推進100MW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和100MW鋰離子電池儲能電站等項目前期工作。
劉彥龍介紹,在國際方面,英國、美國、韓國、德國調頻市場、東南亞及非洲微電網市場,日本用戶側市場、澳大利亞及歐美戶用儲能市場正不斷延伸,更多細分市場如岸電改造、分布式光伏加儲能、綜合能源服務、工業節能、數據中心、通信基站、應急電源等領域不斷涌現儲能商機。
對此,美國儲能技術委員會主席James Biggins表示,美國的能源市場一直在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在整個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尤其是像風電和光伏發電。
截至2017年4月,美國有24.2GW的儲能裝機,差不多占到全世界的1/3市場份額,預計美國儲能市場從2013年到2023年之間會經歷15倍增長。隨著儲能成本的進一步下降,美國儲能市場會有更快速發展,新能源儲能項目也將變得越來越國際化。
建議制定發展路線圖
作為一個新型產業,儲能產業的發展還在面臨一些體制機制性問題。
劉彥龍表示,國內儲能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產業集中度不高、基礎研發與核心技術投入不足、成本優勢與產業政策落地細則不明朗,這既需要優質企業能夠做好前瞻布局,也需要整個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力和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能源研究室主任朱彤表示,中國發展儲能的技術路線、商業模式以及發展路徑也許跟歐美國家不一樣,其中z*大的問題在于我們的體制改革推進的前景和速度是不確定的。
為此,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提出四大建議。第一,將儲能充分納入國家能源體系,制訂國家層面的儲能產業發展戰略及實施路線圖。
朱彤解釋,需要建立和完善儲能服務發展直接關聯制度條件,包括清晰的發展目標、持續的可再生能源激勵計劃、構建儲能標準體系、儲能采購激勵措施。
其次,加大科技創新投入,設立獨立的儲能國家重大專項計劃,建立健全儲能產業專業標準體系和供應鏈體系,突破制約儲能產業推廣的安全性、經濟性和使用壽命等關鍵問題,加大鼓勵研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激發創新活力,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第三,大力推廣儲能技術在新能源并網、輔助服務、用戶側儲能、微電網、智慧能源、軍民融合、新能源汽車、分布式能源等方向的跨領域應用,推動儲能智能裝備制造業穩定發展。
再者,完善政府支持和投融資機制,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加快推動我國儲能技術大規模應用試點,進一步充分積累運行經驗與云儲能大數據建設,逐步搶占q*儲能技術應用領域話語權與國際影響力。
此外,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表示,建議國家能把“產學研用”結合起來建立利益共同體,相互共享,共同致力于推動儲能產業發展環境,并加強對儲能技術知識產權的重視與保護。
儲能行業仍需國家支持
近年來,隨著儲能技術的不斷突破以及相關利好政策,儲能迎來發展的風口期。相關數據預計,未來10年我國儲能市場容量將超過1000億美元。壓縮空氣儲能作為一項重要的儲能技術,將有望成為儲能領域的新秀。
壓縮空氣儲能發展的市場空間取決于規模、效率和成本三方面。在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海生看來,壓縮空氣儲能的規模至少要100MW,達到抽水蓄能的標準,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的目標是2020年突破100MW級壓縮空氣儲能關鍵技術,效率要從現在的50%-60%提升到接近70%,相比抽水蓄能和化學電池,就具有了足夠強的競爭力。”陳海生說,在保證規模和效率的情況下,成本有望再降30%-50%,單位成本降至3000-5000元/千瓦。
毋庸置疑,當前我國儲能行業尚處于發展的初期,亟需國家政策支持,這也一直是行業共同期盼。陳海生指出,在當前我國電力系統中,我國對電能質量的重視并未體現在電價上,尚缺乏合理的電價補償機制,因此,積極推動電價體制改革既是方向又是趨勢。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包括儲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經歷一個逐漸成長的過程,包括前期的科研技術、研究示范等一系列的投入,這一方面,還需要呼吁國家和行業加大支持力度。”
【壓縮機網】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指出,今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將達到7.4億千瓦左右,發電量達到2萬億千瓦時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4.3%左右。要加快先進儲能技術示范項目建設,推動先進儲能技術應用,建立健全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切實提高電力系統調峰和消納清潔能源的能力。
在5月19日舉辦的“第八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上,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秘書長劉勇表示,今年有望成為中國儲能產業爆發的“元年”,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指出,今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將達到7.4億千瓦左右,發電量達到2萬億千瓦時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4.3%左右。要加快先進儲能技術示范項目建設,推動先進儲能技術應用,建立健全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切實提高電力系統調峰和消納清潔能源的能力。
中國化學與物流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理事長、科陸集團董事長饒陸華表示,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儲能應用領域更加明晰,儲能項目的規劃量大增,儲能市場的爆發點已經點燃。未來能源革命、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電力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都將為儲能產業創造極大市場商機。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國際部主任、副研究員柴麒敏表示,盡管2017年國家出臺了《儲能產業發展指導意見》、《電力補償服務的工作方案》等支持政策,開啟了比較好的儲能應用開端。但有關產業政策還是存在諸多不足,需要進一步從立法、財稅、規劃、基建、交易、監管等各方面進行政策推動的可行性。
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的統計,截至2017年底,中國儲能產業尚處于初級階段,已經投運儲能項目累計32.8GW,同比增長5.2%,新增投運項目裝機規模217.9MW。
儲能產業正在迎來“拐點”
2017年,國家5部委發布的《關于促進儲能產業與技術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儲能在電力調頻領域、在工商業用戶側應用中,已經具備了初步贏利的可能”。
中國化學與物流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表示,在國內,儲能在西北的新能源并網與多能互補市場、華北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京津冀、長三角以及珠三角工商業儲能市場、邊遠哨所以及微電網市場正迎來全面發展機遇。
北控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執行總裁王野表示,大規模儲能系統有不同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有的儲能系統是單一電網調峰,有的儲能系統是調峰、調頻、調壓等多重應用場景的結合。
根據國家能源局規劃,今年內計劃建成大連100MW/400MWh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遼寧綏中電廠24MW/12MWh火電機組聯合調頻儲能、大連30MW/120MWh網源友好型風電場儲能、江蘇金壇壓縮空氣儲能等項目。并研究推進100MW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和100MW鋰離子電池儲能電站等項目前期工作。
劉彥龍介紹,在國際方面,英國、美國、韓國、德國調頻市場、東南亞及非洲微電網市場,日本用戶側市場、澳大利亞及歐美戶用儲能市場正不斷延伸,更多細分市場如岸電改造、分布式光伏加儲能、綜合能源服務、工業節能、數據中心、通信基站、應急電源等領域不斷涌現儲能商機。
對此,美國儲能技術委員會主席James Biggins表示,美國的能源市場一直在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在整個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尤其是像風電和光伏發電。
截至2017年4月,美國有24.2GW的儲能裝機,差不多占到全世界的1/3市場份額,預計美國儲能市場從2013年到2023年之間會經歷15倍增長。隨著儲能成本的進一步下降,美國儲能市場會有更快速發展,新能源儲能項目也將變得越來越國際化。
建議制定發展路線圖
作為一個新型產業,儲能產業的發展還在面臨一些體制機制性問題。
劉彥龍表示,國內儲能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產業集中度不高、基礎研發與核心技術投入不足、成本優勢與產業政策落地細則不明朗,這既需要優質企業能夠做好前瞻布局,也需要整個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力和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能源研究室主任朱彤表示,中國發展儲能的技術路線、商業模式以及發展路徑也許跟歐美國家不一樣,其中z*大的問題在于我們的體制改革推進的前景和速度是不確定的。
為此,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提出四大建議。第一,將儲能充分納入國家能源體系,制訂國家層面的儲能產業發展戰略及實施路線圖。
朱彤解釋,需要建立和完善儲能服務發展直接關聯制度條件,包括清晰的發展目標、持續的可再生能源激勵計劃、構建儲能標準體系、儲能采購激勵措施。
其次,加大科技創新投入,設立獨立的儲能國家重大專項計劃,建立健全儲能產業專業標準體系和供應鏈體系,突破制約儲能產業推廣的安全性、經濟性和使用壽命等關鍵問題,加大鼓勵研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激發創新活力,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第三,大力推廣儲能技術在新能源并網、輔助服務、用戶側儲能、微電網、智慧能源、軍民融合、新能源汽車、分布式能源等方向的跨領域應用,推動儲能智能裝備制造業穩定發展。
再者,完善政府支持和投融資機制,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加快推動我國儲能技術大規模應用試點,進一步充分積累運行經驗與云儲能大數據建設,逐步搶占q*儲能技術應用領域話語權與國際影響力。
此外,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表示,建議國家能把“產學研用”結合起來建立利益共同體,相互共享,共同致力于推動儲能產業發展環境,并加強對儲能技術知識產權的重視與保護。
儲能行業仍需國家支持
近年來,隨著儲能技術的不斷突破以及相關利好政策,儲能迎來發展的風口期。相關數據預計,未來10年我國儲能市場容量將超過1000億美元。壓縮空氣儲能作為一項重要的儲能技術,將有望成為儲能領域的新秀。
壓縮空氣儲能發展的市場空間取決于規模、效率和成本三方面。在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海生看來,壓縮空氣儲能的規模至少要100MW,達到抽水蓄能的標準,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的目標是2020年突破100MW級壓縮空氣儲能關鍵技術,效率要從現在的50%-60%提升到接近70%,相比抽水蓄能和化學電池,就具有了足夠強的競爭力。”陳海生說,在保證規模和效率的情況下,成本有望再降30%-50%,單位成本降至3000-5000元/千瓦。
毋庸置疑,當前我國儲能行業尚處于發展的初期,亟需國家政策支持,這也一直是行業共同期盼。陳海生指出,在當前我國電力系統中,我國對電能質量的重視并未體現在電價上,尚缺乏合理的電價補償機制,因此,積極推動電價體制改革既是方向又是趨勢。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包括儲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經歷一個逐漸成長的過程,包括前期的科研技術、研究示范等一系列的投入,這一方面,還需要呼吁國家和行業加大支持力度。”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