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摘要:本文針對當前我國制造型企業的內部物流管理存在的問題,以企業內部物流管理理論為指導,著重對企業內部物流組織進行研究探討。通過深入剖析其管理制約因素,指出構建高效快捷物流體系的必要性,提出了優化企業內部物流管控能力的策略,以期幫助企業加快庫存周轉率、縮短交貨期、提高生產柔性、降低物流成本,z*終達到提升企業內部物流管理效率和提高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目的。
<接上期——>
(二)優化整體布局,加快規范化建設
1、改善企業整體布局與優化流程。
對于企業物流系統,其規劃設計的核心內容是產品、制造、運輸的流程圖,包括合理化的工廠、車間內部的設計與平面布置、設備的布局,通過改變和調整平面布置來優化物流。對企業內部物流流程的整改與優化離不開對企業整體布局的考慮,特別是對企業作業場所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與優化。從平面布局角度,要考慮車間在制品的流向,原則上要以物流總行程z*短為條件來布局車間。在車間鏈上,要使z*先的輸入點和z*終的輸出點接近倉儲位置。
2、合理配置物流的設施與設備,設計合理的作業場所。
結合物流的實際需要,企業要加大對物流設施設備的投資與開發,并投入與物流配送相適應的先進設備,如自動分揀裝置、裝卸機械、運輸工具、移動式貨架等,提高配送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更好地滿足企業生產的物資需求。根據作業量的分布、物流量、生產類型、物料性質、設備成本,合理配置各種設施、設備及人員,使不同設備、設施之間在品種上配套、在噸位上銜接,使設備與人員之間達到配置平衡,以提高設備利用率和人工生產率,減少現場的物料堆放和設備閑置。在滿足生產工藝流程需要、適應廠外運輸要求、節約用地與空間發展的基礎上加強企業管理。規范供應商到貨車輛管理,提高卸貨頻次,嚴禁供貨車輛在廠內滯留或亂停。建立專用物流通道,制作現場指引標識,保證廠區內各物流通道作業順暢,改善廠區內物流環境,提高物流運作效率。通過對倉儲現場、分裝現場、配送通道、車間作業現場的“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等“7S”現場管理活動,消除干擾生產作業現場的各種不利因素,通過改善生產環境和產品質量來提高服務水平。
3、加快物流的標準化、專業化與自動化水平建設。
企業內部應根據自身的生產特點,從供應鏈的眼光來認識、定性定量地分析企業內部的物料流向,借助物流技術對物流設施從z*基本的物流容器單元化、集裝化、標準化、通用化到物流機械化和自動化,逐步進行改造,從物料的采購、運輸、儲存、發料直至在生產線的流動等環節上做到統一的標準化規劃,建立各個環節互容的標準體系,使物流活動高效順暢。產品包裝,盡可能地做到接口統一,減少拆包、裝盤、等待等反復無效的動作或時間。物流器具標準的配套與包裝、托盤和裝卸搬運的標準化,不僅有效減少物流過程中的損耗,更是極大地提高物流的周轉效率。
(三)完善信息化平臺,實現信息共享
1、加大物流信息系統的應用,完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
(1)現代化信息管理系統既可以保證信息流的迅速、準確無誤,還可以有效抑制冗余信息傳遞,減少作業環節,消除操作延遲,實現物流系統“快、準、靈”的特性。物流信息系統可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增強企業對市場的應變能力,實現供應鏈中各節點的良好匹配。及時、準確的物流信息是企業制定合理生產計劃的前提,內部物流管理平臺的制定要從采購到生產領域的標準流程及運行規范出發,讓設計數據有源頭、采購數據有依據、收貨管理有計劃、庫存管理有標識、出庫成本有歸集、財務核算有憑證,從而大大改善流程處理效率,提高企業物流管理水平。(2)充分利用現有發達的物聯網技術、互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提高信息系統在企業內部的應用水平。建立集中式信息共享平臺,讓各相關部門可以瞬時了解物料的數量和位置,從而分析出生產進度,并安排好原料采購和成品發貨。同時,企業要在完善生產調度管理系統、倉儲管理系統、倉儲監控系統、運輸管理系統、在途信息系統、采購營銷信息共享平臺的基礎上,加大對相關物流信息的采集和整合力度,不斷提高物流信息應用和服務水平。
2、構建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物流體系。
企業內部物流運輸的發展表明,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對提高企業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作用。現代生產物流管理的基礎和依據是大量的物流信息,充分利用這些大量的底層數據錄入到計算機并經過計算機系統的統籌分析,進而實現對生產過程、物流管理、生產計劃、調度和質量等的監控督和控制,通過減少生產和供應過程中的浪費,縮短物流時間。現代化企業內部物流的發展趨勢是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和集成化,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建立起是以信息技術為核心,以運輸、配送、裝卸搬運、自動化倉儲、智能庫存控制和包裝等專業技術為支撐的企業內部物流體系,實現企業內部物流的系統化管理,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四)發揮“第三方”作用,實現優勢互補
1、降低企業物流活動的自我服務比重。
由于客戶不斷壓縮交貨周期,加之企業內部物流管理的不足,為有效控制物流成本,企業可把部分物流環節外包給專業性較強的物流公司,把原料的采購委托給信譽較好的中間商。一方面可以按照物流專業化、現代化的要求對企業自身的物流系統進行改造,提升企業自身物流服務水平以滿足現代化產銷的需要;另一方面重視社會物流發展狀況,結合企業的自身能力及物流需求,逐步引入和依靠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所提供的專業化、現代化的物流服務平臺,提升企業物流服務的水平。其實,廠內物流業務完全可以外包,其主要工作是從物料進廠開始到原料送到生產線,以及從生產線下來的產成品到出廠前的所有物流活動。
2、整合企業內外部的物流資源。
在企業內部物流的具體操作中,受季節或其它因素的影響,企業對物流的需求和內部物流的供給會出現物流資源緊缺抑或閑置的情況。這時就需要借助外部資源來實現自身利益z*大化,當出現物流供應緊缺時,可以暫時借助第三方物流來滿足企業內部物流的“缺口”;當企業內部物流出現閑置時,可以暫時作為第三方物流來避免企業內部物流資源的浪費。目前,在優化供應配置、降低資金占用方面,JIT采購、供應商管理庫存(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和共同預測、計劃與補給(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是較為科學、理想的采購模式,有助于減少中間的儲存與配送環節,提高原材料和零配件直送工位的比重,進而實現生產精益化。另外,外租倉收貨過程中根據生產計劃實際需求量,嚴格按照計劃的需求量收貨,防止不必要的貨物進入倉庫或生產車間。
(五)加快物流人才建設,加強專業人員培訓
1、重視人才引進和培養,組建物流管理隊伍。
要改變現有物流隊伍的人才結構,通過引進具有專業化物流管理知識、具備豐富物流管理從業經驗的高級人才。只有不斷引進和培養高層次的物流管理人才,建設創新、務實、專業的職業化物流團隊,形成完善的高中低多層級物流人才梯隊,才能成就企業物流管理的可持續發展,為企業進行物流管理創新提供人力保障。同時,在引進人才的同時要注重人性化管理,既能引得來,更要留得住,使其盡心盡力,有用武之地。此外,物流人才梯隊的培養和擴充途徑,可以有條件、有目標、有選擇、有針對性地與職業院校物流專業進行聯合培養,也可嘗試將企業內部物流系統管理技術的研究和分析工作嵌入到培訓課程教學中去。
2、加強現有物流專業人員培訓。
從企業的物流管理層到操作人員,要分層次的進行系統化的培訓。針對不同的工作崗位,不同的工作性質,制定不同的培訓目標和內容。企業內部專業物流人員的培訓應以物流管理技術的研究和分析工作為主,側重于供應鏈的戰略規劃和管理的培訓。非物流專業人員培訓,可利用案例和數據,用事實向廣大員工宣傳內部物流降本增效的功能與作用,改變人們對傳統物流系統的認識,促進物流系統的工作重心由服務向開發利潤源轉變。
(六)建立績效評估體系,實現內部管理突破
1、對物流活動進行計劃和調控,正確計算物流成本并評估物流部門對企業效益的貢獻程度,分層分級的建立物流成本管理與控制系統。運用專業的預測、計劃、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經濟管理方法,進行物流成本狀態分析以及物流責任成本管理和效益分析等,不斷完善和優化企業內部物流管理系統。企業應建立相應的物流費用核算機制,選擇正確的核算方法,了解企業物流成本結構,對物流活動計劃進行監控,正確反映物流成本,科學合理地降低物流成本。
2、建立和完善物流成本的指標考核體系。應用信息技術,引入商業智能(BI Business Intelligence),實現物流績效指標源數據的自動采集、統計、分析和應用,分析展現物流績效的同時,為決策者提供數據支持。在一套完整的流程、標準的指導下,建立相應的量化獎懲考核機制,進行月度、季度和年度考核,以保障優化的方案和科學的計劃得以實施,實現企業內部物流管理的突破。
基于對上述關于物流活動的思考,本文從內部物流成本控制能力、庫存物料管理能力、內部物流布局能力和內部物流管理成熟度四個方面構造了制造業內部物流績效評價指標體系[10],見表1。“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再好的優化設計方案如果想要取得預期效果,z*后的落腳點還在于組織的執行力。合理的物流績效評價體系是物流優化方案落地的保證,是實現“行必果”的航標。以上活動z*終均要以企業管理標準或體系文件的方式確定下來。
四、結束語
優化與完善內部物流管理體系將是制造企業降低物流總成本的主攻方向,也是未來企業競爭的焦點。“微利模式”中的中國制造業若要尋求自身發展、實現經濟、社會效益z*大化,就必須優化內部物流管理,從物流成本上發掘第三利潤空間以尋求新的競爭著力點。
1.物流管理的關鍵在體制,而物流管理意識無疑是物流管理中的關鍵一環。只有保證內部物流的暢通,才能實現物流管理的內外結合,并進一步將物流管理的范圍向縱深擴展,推進精益物流管理。管控物流成本是促進物流合理化的基礎,物流降低成本的短期目標重點在于控制運輸成本,長期目標在于控制庫存成本。要想達到加強物流管理水平的目的,s*先要加強對物流管理對象的管理,包括對物料的數量、質量、時間、成本及信息的管理;企業通過對內部物流管理的提升,力求以z*少的運力,走z*少的路程,經z*少的環節,花z*少的費用,耗z*少的時間,完成z*大量的運輸作業任務,實現成本z*小化、利潤z*大化。其次要落實對物流管理整體結構的改進,包括流程再造和相應組織結構的優化,供應商管理的優化與改進,推進管理制度化的建設,提升管理者的素質和意識,重視物流管理中人的因素等。在此基礎上,需要設備、信息、工具、器具等資源共享并進行z*佳配置。
2.良好的企業內部物流管理體系是確保企業物資正常供應的前提,更是企業正常生產和運營的先決條件。在溝通協調上,企業內部物流管理部門與系統內部的溝通,使采購、生產、配送等業務流程更清晰、流暢,并在合理化的基礎上通過減少原材料、成品的庫存,減少供應鏈上的占有資金,減少不必要的物流動作,提高訂貨的準確性、配送的高效性和信息交流的通暢性。
3.物流系統優化是供應鏈優化的基礎,快速響應能力是供應鏈競爭的核心,快速物流是縮短供應鏈周期的決定因素。企業需要借助高效的物流系統來加快物流速度,而機械化、自動化、協同化、標準化與組裝單元化是建立高效物流系統的重要條件。物流在整個產品制造活動的過程并非一成不變,供應鏈參與者在物流活動過程中的角色是動態變化的,這種變化會直接影響物流供應鏈結構的變化。因此,整個物流過程是一個不斷轉化與重組的過程,物流活動參與者的主體與需求變化,需要生產組織者和管理層及時調整和跟進,這對企業管理提出更高的組織能力要求。
總之,新型的內部物流一體化的企業物流管理模式可以從生產物流的角度來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企業的各項生產活動,通過生產物流進行管理和優化,來實現對各項生產活動的管控,提升生產物流效率。企業要想在當下激烈的競爭中占據制勝高地,就必須從多個方面入手,構建好企業內部物流體系,優化物流組織,規范物流管理流程,并且要配合企業高層帶領全員行動,才能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強管控能力,使有限的資源得到z*優化配置。
<本文連載完!>
參考文獻
[1]張圣忠,吳群琪.我國物流理論研究的誤區[J].經濟物流,2014(1):36-38.
[2]俞仲秋.當代物流外包中企業戰略關系矩陣的探索與研究[J].物流科技,2011(4): 45-47.
[3]林軍.企業內部物流管理的軟肋與對策[J].山東經濟戰略研究,2014(1):21-29.
[4]張曉峰.優化企業內部物流管理,控制成本、提高效益[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9):197-198.
[5]夏名s*.制造業企業物流管理創新研究─以美的集團蕪湖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為例[J].特區經濟,2009(7):275-277.
[6]劉志剛.淺談煤炭貿易中的物流管理[J].鐵路采購與物流,2012(7):22-26.
[7]郭玉杰.第三方物流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建設研究[J].會計之友,2014(4):64-67.
[8]翁英英.吉利金剛的三方物流看板管理[J].企業管理,2014(2):58-59.
[9]李少華.鋁冶煉企業內部物流管理現狀與對策[J].中國商貿,2013(17):87-89.
[10]連建新.物流企業財務風險評價與內部管理控制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3(5):68-71.
作者簡介:
1.董 鵬(1980—),男,漢族,陜西安康人,企業戰略研究員,主管,主要研究方向:企業內部物流、精益物流。
2.鄭 理(1986—),女,漢族,上海人,經濟學博士研究生,高級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企業管理,產業經濟學。
3.彭若帆(1990—),男,漢族,湖北仙桃人,工學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供應鏈管理。
4.陳玉杰(1970—),男,漢族,河北定州人,工學博士,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企業內部物流、精益物流。
5.李鵬舉(1980—),男,漢族,河南商城人,運籌學博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物流布局優化。
6.陳德余(1974—),男,漢族,江西萍鄉人,經濟學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企業管理。
7.侯祥忠(1987—),男,漢族,山東滕州人,新聞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企業文化與管理。
【壓縮機網】摘要:本文針對當前我國制造型企業的內部物流管理存在的問題,以企業內部物流管理理論為指導,著重對企業內部物流組織進行研究探討。通過深入剖析其管理制約因素,指出構建高效快捷物流體系的必要性,提出了優化企業內部物流管控能力的策略,以期幫助企業加快庫存周轉率、縮短交貨期、提高生產柔性、降低物流成本,z*終達到提升企業內部物流管理效率和提高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目的。
<接上期——>
(二)優化整體布局,加快規范化建設
1、改善企業整體布局與優化流程。
對于企業物流系統,其規劃設計的核心內容是產品、制造、運輸的流程圖,包括合理化的工廠、車間內部的設計與平面布置、設備的布局,通過改變和調整平面布置來優化物流。對企業內部物流流程的整改與優化離不開對企業整體布局的考慮,特別是對企業作業場所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與優化。從平面布局角度,要考慮車間在制品的流向,原則上要以物流總行程z*短為條件來布局車間。在車間鏈上,要使z*先的輸入點和z*終的輸出點接近倉儲位置。
2、合理配置物流的設施與設備,設計合理的作業場所。
結合物流的實際需要,企業要加大對物流設施設備的投資與開發,并投入與物流配送相適應的先進設備,如自動分揀裝置、裝卸機械、運輸工具、移動式貨架等,提高配送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更好地滿足企業生產的物資需求。根據作業量的分布、物流量、生產類型、物料性質、設備成本,合理配置各種設施、設備及人員,使不同設備、設施之間在品種上配套、在噸位上銜接,使設備與人員之間達到配置平衡,以提高設備利用率和人工生產率,減少現場的物料堆放和設備閑置。在滿足生產工藝流程需要、適應廠外運輸要求、節約用地與空間發展的基礎上加強企業管理。規范供應商到貨車輛管理,提高卸貨頻次,嚴禁供貨車輛在廠內滯留或亂停。建立專用物流通道,制作現場指引標識,保證廠區內各物流通道作業順暢,改善廠區內物流環境,提高物流運作效率。通過對倉儲現場、分裝現場、配送通道、車間作業現場的“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等“7S”現場管理活動,消除干擾生產作業現場的各種不利因素,通過改善生產環境和產品質量來提高服務水平。
3、加快物流的標準化、專業化與自動化水平建設。
企業內部應根據自身的生產特點,從供應鏈的眼光來認識、定性定量地分析企業內部的物料流向,借助物流技術對物流設施從z*基本的物流容器單元化、集裝化、標準化、通用化到物流機械化和自動化,逐步進行改造,從物料的采購、運輸、儲存、發料直至在生產線的流動等環節上做到統一的標準化規劃,建立各個環節互容的標準體系,使物流活動高效順暢。產品包裝,盡可能地做到接口統一,減少拆包、裝盤、等待等反復無效的動作或時間。物流器具標準的配套與包裝、托盤和裝卸搬運的標準化,不僅有效減少物流過程中的損耗,更是極大地提高物流的周轉效率。
(三)完善信息化平臺,實現信息共享
1、加大物流信息系統的應用,完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
(1)現代化信息管理系統既可以保證信息流的迅速、準確無誤,還可以有效抑制冗余信息傳遞,減少作業環節,消除操作延遲,實現物流系統“快、準、靈”的特性。物流信息系統可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增強企業對市場的應變能力,實現供應鏈中各節點的良好匹配。及時、準確的物流信息是企業制定合理生產計劃的前提,內部物流管理平臺的制定要從采購到生產領域的標準流程及運行規范出發,讓設計數據有源頭、采購數據有依據、收貨管理有計劃、庫存管理有標識、出庫成本有歸集、財務核算有憑證,從而大大改善流程處理效率,提高企業物流管理水平。(2)充分利用現有發達的物聯網技術、互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提高信息系統在企業內部的應用水平。建立集中式信息共享平臺,讓各相關部門可以瞬時了解物料的數量和位置,從而分析出生產進度,并安排好原料采購和成品發貨。同時,企業要在完善生產調度管理系統、倉儲管理系統、倉儲監控系統、運輸管理系統、在途信息系統、采購營銷信息共享平臺的基礎上,加大對相關物流信息的采集和整合力度,不斷提高物流信息應用和服務水平。
2、構建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物流體系。
企業內部物流運輸的發展表明,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對提高企業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作用。現代生產物流管理的基礎和依據是大量的物流信息,充分利用這些大量的底層數據錄入到計算機并經過計算機系統的統籌分析,進而實現對生產過程、物流管理、生產計劃、調度和質量等的監控督和控制,通過減少生產和供應過程中的浪費,縮短物流時間。現代化企業內部物流的發展趨勢是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和集成化,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建立起是以信息技術為核心,以運輸、配送、裝卸搬運、自動化倉儲、智能庫存控制和包裝等專業技術為支撐的企業內部物流體系,實現企業內部物流的系統化管理,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四)發揮“第三方”作用,實現優勢互補
1、降低企業物流活動的自我服務比重。
由于客戶不斷壓縮交貨周期,加之企業內部物流管理的不足,為有效控制物流成本,企業可把部分物流環節外包給專業性較強的物流公司,把原料的采購委托給信譽較好的中間商。一方面可以按照物流專業化、現代化的要求對企業自身的物流系統進行改造,提升企業自身物流服務水平以滿足現代化產銷的需要;另一方面重視社會物流發展狀況,結合企業的自身能力及物流需求,逐步引入和依靠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所提供的專業化、現代化的物流服務平臺,提升企業物流服務的水平。其實,廠內物流業務完全可以外包,其主要工作是從物料進廠開始到原料送到生產線,以及從生產線下來的產成品到出廠前的所有物流活動。
2、整合企業內外部的物流資源。
在企業內部物流的具體操作中,受季節或其它因素的影響,企業對物流的需求和內部物流的供給會出現物流資源緊缺抑或閑置的情況。這時就需要借助外部資源來實現自身利益z*大化,當出現物流供應緊缺時,可以暫時借助第三方物流來滿足企業內部物流的“缺口”;當企業內部物流出現閑置時,可以暫時作為第三方物流來避免企業內部物流資源的浪費。目前,在優化供應配置、降低資金占用方面,JIT采購、供應商管理庫存(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和共同預測、計劃與補給(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是較為科學、理想的采購模式,有助于減少中間的儲存與配送環節,提高原材料和零配件直送工位的比重,進而實現生產精益化。另外,外租倉收貨過程中根據生產計劃實際需求量,嚴格按照計劃的需求量收貨,防止不必要的貨物進入倉庫或生產車間。
(五)加快物流人才建設,加強專業人員培訓
1、重視人才引進和培養,組建物流管理隊伍。
要改變現有物流隊伍的人才結構,通過引進具有專業化物流管理知識、具備豐富物流管理從業經驗的高級人才。只有不斷引進和培養高層次的物流管理人才,建設創新、務實、專業的職業化物流團隊,形成完善的高中低多層級物流人才梯隊,才能成就企業物流管理的可持續發展,為企業進行物流管理創新提供人力保障。同時,在引進人才的同時要注重人性化管理,既能引得來,更要留得住,使其盡心盡力,有用武之地。此外,物流人才梯隊的培養和擴充途徑,可以有條件、有目標、有選擇、有針對性地與職業院校物流專業進行聯合培養,也可嘗試將企業內部物流系統管理技術的研究和分析工作嵌入到培訓課程教學中去。
2、加強現有物流專業人員培訓。
從企業的物流管理層到操作人員,要分層次的進行系統化的培訓。針對不同的工作崗位,不同的工作性質,制定不同的培訓目標和內容。企業內部專業物流人員的培訓應以物流管理技術的研究和分析工作為主,側重于供應鏈的戰略規劃和管理的培訓。非物流專業人員培訓,可利用案例和數據,用事實向廣大員工宣傳內部物流降本增效的功能與作用,改變人們對傳統物流系統的認識,促進物流系統的工作重心由服務向開發利潤源轉變。
(六)建立績效評估體系,實現內部管理突破
1、對物流活動進行計劃和調控,正確計算物流成本并評估物流部門對企業效益的貢獻程度,分層分級的建立物流成本管理與控制系統。運用專業的預測、計劃、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經濟管理方法,進行物流成本狀態分析以及物流責任成本管理和效益分析等,不斷完善和優化企業內部物流管理系統。企業應建立相應的物流費用核算機制,選擇正確的核算方法,了解企業物流成本結構,對物流活動計劃進行監控,正確反映物流成本,科學合理地降低物流成本。
2、建立和完善物流成本的指標考核體系。應用信息技術,引入商業智能(BI Business Intelligence),實現物流績效指標源數據的自動采集、統計、分析和應用,分析展現物流績效的同時,為決策者提供數據支持。在一套完整的流程、標準的指導下,建立相應的量化獎懲考核機制,進行月度、季度和年度考核,以保障優化的方案和科學的計劃得以實施,實現企業內部物流管理的突破。
基于對上述關于物流活動的思考,本文從內部物流成本控制能力、庫存物料管理能力、內部物流布局能力和內部物流管理成熟度四個方面構造了制造業內部物流績效評價指標體系[10],見表1。“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再好的優化設計方案如果想要取得預期效果,z*后的落腳點還在于組織的執行力。合理的物流績效評價體系是物流優化方案落地的保證,是實現“行必果”的航標。以上活動z*終均要以企業管理標準或體系文件的方式確定下來。
四、結束語
優化與完善內部物流管理體系將是制造企業降低物流總成本的主攻方向,也是未來企業競爭的焦點。“微利模式”中的中國制造業若要尋求自身發展、實現經濟、社會效益z*大化,就必須優化內部物流管理,從物流成本上發掘第三利潤空間以尋求新的競爭著力點。
1.物流管理的關鍵在體制,而物流管理意識無疑是物流管理中的關鍵一環。只有保證內部物流的暢通,才能實現物流管理的內外結合,并進一步將物流管理的范圍向縱深擴展,推進精益物流管理。管控物流成本是促進物流合理化的基礎,物流降低成本的短期目標重點在于控制運輸成本,長期目標在于控制庫存成本。要想達到加強物流管理水平的目的,s*先要加強對物流管理對象的管理,包括對物料的數量、質量、時間、成本及信息的管理;企業通過對內部物流管理的提升,力求以z*少的運力,走z*少的路程,經z*少的環節,花z*少的費用,耗z*少的時間,完成z*大量的運輸作業任務,實現成本z*小化、利潤z*大化。其次要落實對物流管理整體結構的改進,包括流程再造和相應組織結構的優化,供應商管理的優化與改進,推進管理制度化的建設,提升管理者的素質和意識,重視物流管理中人的因素等。在此基礎上,需要設備、信息、工具、器具等資源共享并進行z*佳配置。
2.良好的企業內部物流管理體系是確保企業物資正常供應的前提,更是企業正常生產和運營的先決條件。在溝通協調上,企業內部物流管理部門與系統內部的溝通,使采購、生產、配送等業務流程更清晰、流暢,并在合理化的基礎上通過減少原材料、成品的庫存,減少供應鏈上的占有資金,減少不必要的物流動作,提高訂貨的準確性、配送的高效性和信息交流的通暢性。
3.物流系統優化是供應鏈優化的基礎,快速響應能力是供應鏈競爭的核心,快速物流是縮短供應鏈周期的決定因素。企業需要借助高效的物流系統來加快物流速度,而機械化、自動化、協同化、標準化與組裝單元化是建立高效物流系統的重要條件。物流在整個產品制造活動的過程并非一成不變,供應鏈參與者在物流活動過程中的角色是動態變化的,這種變化會直接影響物流供應鏈結構的變化。因此,整個物流過程是一個不斷轉化與重組的過程,物流活動參與者的主體與需求變化,需要生產組織者和管理層及時調整和跟進,這對企業管理提出更高的組織能力要求。
總之,新型的內部物流一體化的企業物流管理模式可以從生產物流的角度來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企業的各項生產活動,通過生產物流進行管理和優化,來實現對各項生產活動的管控,提升生產物流效率。企業要想在當下激烈的競爭中占據制勝高地,就必須從多個方面入手,構建好企業內部物流體系,優化物流組織,規范物流管理流程,并且要配合企業高層帶領全員行動,才能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強管控能力,使有限的資源得到z*優化配置。
<本文連載完!>
參考文獻
[1]張圣忠,吳群琪.我國物流理論研究的誤區[J].經濟物流,2014(1):36-38.
[2]俞仲秋.當代物流外包中企業戰略關系矩陣的探索與研究[J].物流科技,2011(4): 45-47.
[3]林軍.企業內部物流管理的軟肋與對策[J].山東經濟戰略研究,2014(1):21-29.
[4]張曉峰.優化企業內部物流管理,控制成本、提高效益[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9):197-198.
[5]夏名s*.制造業企業物流管理創新研究─以美的集團蕪湖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為例[J].特區經濟,2009(7):275-277.
[6]劉志剛.淺談煤炭貿易中的物流管理[J].鐵路采購與物流,2012(7):22-26.
[7]郭玉杰.第三方物流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建設研究[J].會計之友,2014(4):64-67.
[8]翁英英.吉利金剛的三方物流看板管理[J].企業管理,2014(2):58-59.
[9]李少華.鋁冶煉企業內部物流管理現狀與對策[J].中國商貿,2013(17):87-89.
[10]連建新.物流企業財務風險評價與內部管理控制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3(5):68-71.
作者簡介:
1.董 鵬(1980—),男,漢族,陜西安康人,企業戰略研究員,主管,主要研究方向:企業內部物流、精益物流。
2.鄭 理(1986—),女,漢族,上海人,經濟學博士研究生,高級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企業管理,產業經濟學。
3.彭若帆(1990—),男,漢族,湖北仙桃人,工學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供應鏈管理。
4.陳玉杰(1970—),男,漢族,河北定州人,工學博士,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企業內部物流、精益物流。
5.李鵬舉(1980—),男,漢族,河南商城人,運籌學博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物流布局優化。
6.陳德余(1974—),男,漢族,江西萍鄉人,經濟學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企業管理。
7.侯祥忠(1987—),男,漢族,山東滕州人,新聞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企業文化與管理。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