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近年來,化工產業正加速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轉移,今明兩年預計將有471個項目集中投產。《產業發展與轉移指導目錄》指出,西部地區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突出的資源優勢,除上述提及的化工產業外,冶金、工貿、新能源等產業,正向內蒙古、廣西、云南等地區的40個經濟區(帶)轉移。
產業轉移對東部產業轉型、西部大開發和協調全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但這也給產業承接地區帶來安全管控方面的新挑戰。那么,面對產業轉移的大趨勢,西部地區是否已做好了安全準備?
當前面臨哪些風險?
從貴州、云南、廣西、內蒙古等西部地區公布的數據看,近年來,地方整體安全水平穩定向好,但安全生產問題仍然存在。今年,貴州相繼發生畢節市建筑工地“1·3”重大滑坡事故、黔西南州“2·25”三河順勛煤礦頂板垮塌事故2起重大事故,引起各方關注。類似的安全事故也發生在廣西、云南、甘肅等西部地區。而2020年甘肅張掖耀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9·14”較大中毒生產安全事故等發生在產業轉移企業中的安全生產事故,更是為西部地區敲響了安全警鐘。
西部地區原本工業基礎薄弱,且自身安全生產水平有待提升,在產業承接過程中又迎來高危行業、新興產業等多重安全挑戰。目前正在參與化工園區專家指導服務的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總工程師程長進介紹,近一年來,全國發生的12起化工較大事故中,有7起發生在異地轉移的危險化學品企業,占比達58%。按照危險化學品項目2年至3年的建設周期,今明兩年預計將有471個項目集中投產,占轉移項目數的75%。他說:“產業轉移安全風險已經成為當前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領域的一個突出問題。”
除了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的直接風險點外,西部地區部分企業在安全方面的投入也呈現出令人擔憂的狀態。在輔助地方進行安全監管和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過程中,廣西安生安全技術有限公司的吳洪濤在為企業提供安全技術服務時發現,部分企業重經濟效益,部分企業負責人只將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掛在嘴邊,而沒有落實在引進安全設施、配備安全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等具體行動方面,導致安全投入臺賬和實際安全工作“兩張皮”。
西部地區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在實際工作中,也遇到一些棘手的難題。比如有些地方只重視前期事故調查和處置,卻忽視吸取事故教訓這一環節。
多重風險因何而起?
不少專家都認可這樣的說法,即90%的安全生產事故是由人為失誤造成的,產業承接地的企業安全管理不到位是引發風險的根本原因。
一些西部企業設備設施安全條件差、基礎管理缺失、員工安全意識淡薄、安全技能不足,生產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安全風險更大。近年來,在正常生產狀態下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逐年下降,但在項目建設和檢維修過程中的外包工程發生的事故數量則逐年攀升,對外包單位的安全監管工作應更加重視并進一步加強。
企業全員安全意識淡薄、安全投入不足也是西部地區事故發生的原因。表現在主要管理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個別企業安全設施未投入就開始試生產。企業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虛設,主要用于應付檢查部門,實際上對精細化工反應風險評估報告并未認真研究,更沒有將風險評估報告的結果應用到生產過程中去。
2021年,國家發改委發布了《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2020年本)》,對西部地區的產業目錄進行了更新。對各行業的產業轉移,西部地區產業承接地的監管缺失、監管能力有限、把關不到位等也會埋下安全隱患。正如鞏發明所說:“隱患是動態的,問題也是動態的。”
近年來,廣東、浙江、江蘇的一些產業轉移到廣西,產業的安全要求和當地能達到的安全水平確有一些偏差。在一些案例中,為了使項目盡快落地,地方弱化了引入前的安全風險考量,部分企業建成時才被發現存在甚至比較嚴重的安全問題,繼而開始修整。項目引入在前,監管在后,很容易埋下安全隱患,又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和資源浪費。
綜合來看,轉移項目本質安全水平低、企業安全基礎薄弱、從業人員專業技能素質不達標、承接地安全準入門檻不高、監管缺失、安全監管能力不足等都有可能對西部地區的安全生產形勢產生影響。
近日,產業轉移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組在重慶市長壽區開展現場核查。
面對多方面挑戰如何提高本質安全水平?
面對新的風險、安全需求提升等多方面的挑戰,承接產業的西部城市應當如何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其實產業從經濟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是必然趨勢,關鍵是要找準發展和安全的動態平衡點,在獲得較高利潤的同時,將事故率穩定在相對較低的范圍內。
具體地說,西部地區的企業該如何擔負起主體責任?比如產業承接地要明確引入企業的標準和條件,督促企業加強與各方的安全聯動,以獲取當地最新的安全信息和服務,配備好安全設備和人員。對于自身風險性較大的產業,可采用集中區域的方式,減小影響的范圍。企業對于引入的涉及新工藝的項目,要配套相關安全標準和制度,加強物聯網、信息化和自動化建設,強化事故應急預案的制定與定期演練。
在監管方面,業內人士表示首先需將安全生產工作的關口前移。根據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中關于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的規定,指導企業做好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的安全預評價、安全設施設計、試運行和竣工驗收等工作,并加強對其全過程的督促和安全監管,確保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在源頭上得到保障。
甘肅省也在探索更適合引入地方產業、項目的安全監管方式。據丁冠政介紹,為提升安全水平,甘肅省應急管理廳頒布了《甘肅省精細化工企業安全技術規定》,指導企業和主管部門嚴格按此規定進行安全條件審查、安全設施設計審查、試運行審查、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審查。
從長遠來看,西部地區需要從改變裝備、產業結構等入手,推動安全與產業發展齊頭并進。
【壓縮機網】近年來,化工產業正加速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轉移,今明兩年預計將有471個項目集中投產。《產業發展與轉移指導目錄》指出,西部地區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突出的資源優勢,除上述提及的化工產業外,冶金、工貿、新能源等產業,正向內蒙古、廣西、云南等地區的40個經濟區(帶)轉移。
產業轉移對東部產業轉型、西部大開發和協調全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但這也給產業承接地區帶來安全管控方面的新挑戰。那么,面對產業轉移的大趨勢,西部地區是否已做好了安全準備?
當前面臨哪些風險?
從貴州、云南、廣西、內蒙古等西部地區公布的數據看,近年來,地方整體安全水平穩定向好,但安全生產問題仍然存在。今年,貴州相繼發生畢節市建筑工地“1·3”重大滑坡事故、黔西南州“2·25”三河順勛煤礦頂板垮塌事故2起重大事故,引起各方關注。類似的安全事故也發生在廣西、云南、甘肅等西部地區。而2020年甘肅張掖耀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9·14”較大中毒生產安全事故等發生在產業轉移企業中的安全生產事故,更是為西部地區敲響了安全警鐘。
西部地區原本工業基礎薄弱,且自身安全生產水平有待提升,在產業承接過程中又迎來高危行業、新興產業等多重安全挑戰。目前正在參與化工園區專家指導服務的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總工程師程長進介紹,近一年來,全國發生的12起化工較大事故中,有7起發生在異地轉移的危險化學品企業,占比達58%。按照危險化學品項目2年至3年的建設周期,今明兩年預計將有471個項目集中投產,占轉移項目數的75%。他說:“產業轉移安全風險已經成為當前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領域的一個突出問題。”
除了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的直接風險點外,西部地區部分企業在安全方面的投入也呈現出令人擔憂的狀態。在輔助地方進行安全監管和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過程中,廣西安生安全技術有限公司的吳洪濤在為企業提供安全技術服務時發現,部分企業重經濟效益,部分企業負責人只將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掛在嘴邊,而沒有落實在引進安全設施、配備安全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等具體行動方面,導致安全投入臺賬和實際安全工作“兩張皮”。
西部地區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在實際工作中,也遇到一些棘手的難題。比如有些地方只重視前期事故調查和處置,卻忽視吸取事故教訓這一環節。
多重風險因何而起?
不少專家都認可這樣的說法,即90%的安全生產事故是由人為失誤造成的,產業承接地的企業安全管理不到位是引發風險的根本原因。
一些西部企業設備設施安全條件差、基礎管理缺失、員工安全意識淡薄、安全技能不足,生產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安全風險更大。近年來,在正常生產狀態下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逐年下降,但在項目建設和檢維修過程中的外包工程發生的事故數量則逐年攀升,對外包單位的安全監管工作應更加重視并進一步加強。
企業全員安全意識淡薄、安全投入不足也是西部地區事故發生的原因。表現在主要管理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個別企業安全設施未投入就開始試生產。企業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虛設,主要用于應付檢查部門,實際上對精細化工反應風險評估報告并未認真研究,更沒有將風險評估報告的結果應用到生產過程中去。
2021年,國家發改委發布了《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2020年本)》,對西部地區的產業目錄進行了更新。對各行業的產業轉移,西部地區產業承接地的監管缺失、監管能力有限、把關不到位等也會埋下安全隱患。正如鞏發明所說:“隱患是動態的,問題也是動態的。”
近年來,廣東、浙江、江蘇的一些產業轉移到廣西,產業的安全要求和當地能達到的安全水平確有一些偏差。在一些案例中,為了使項目盡快落地,地方弱化了引入前的安全風險考量,部分企業建成時才被發現存在甚至比較嚴重的安全問題,繼而開始修整。項目引入在前,監管在后,很容易埋下安全隱患,又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和資源浪費。
綜合來看,轉移項目本質安全水平低、企業安全基礎薄弱、從業人員專業技能素質不達標、承接地安全準入門檻不高、監管缺失、安全監管能力不足等都有可能對西部地區的安全生產形勢產生影響。
近日,產業轉移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組在重慶市長壽區開展現場核查。
面對多方面挑戰如何提高本質安全水平?
面對新的風險、安全需求提升等多方面的挑戰,承接產業的西部城市應當如何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其實產業從經濟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是必然趨勢,關鍵是要找準發展和安全的動態平衡點,在獲得較高利潤的同時,將事故率穩定在相對較低的范圍內。
具體地說,西部地區的企業該如何擔負起主體責任?比如產業承接地要明確引入企業的標準和條件,督促企業加強與各方的安全聯動,以獲取當地最新的安全信息和服務,配備好安全設備和人員。對于自身風險性較大的產業,可采用集中區域的方式,減小影響的范圍。企業對于引入的涉及新工藝的項目,要配套相關安全標準和制度,加強物聯網、信息化和自動化建設,強化事故應急預案的制定與定期演練。
在監管方面,業內人士表示首先需將安全生產工作的關口前移。根據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中關于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的規定,指導企業做好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的安全預評價、安全設施設計、試運行和竣工驗收等工作,并加強對其全過程的督促和安全監管,確保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在源頭上得到保障。
甘肅省也在探索更適合引入地方產業、項目的安全監管方式。據丁冠政介紹,為提升安全水平,甘肅省應急管理廳頒布了《甘肅省精細化工企業安全技術規定》,指導企業和主管部門嚴格按此規定進行安全條件審查、安全設施設計審查、試運行審查、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審查。
從長遠來看,西部地區需要從改變裝備、產業結構等入手,推動安全與產業發展齊頭并進。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