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春節前夕,日本知名鐘表企業西鐵城在華生產基地——西鐵城精密(廣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員工被解除勞動合同,限期離廠。與此同時,微軟則計劃關停諾基亞東莞工廠和北京工廠,并加速將生產設備運往越南工廠。微軟在東莞和北京兩地的關廠,將總共裁員9000人。
同時,有媒體列舉其他一些知名外資企業,如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等均計劃進一步推進制造基地回遷日本本土。優衣庫、耐克、富士康、船井電機、歌樂、三星等世界知名企業則紛紛在東南亞和印度開設新廠,加快了撤離中國的步伐。
另外一條消息顯示,31個省的人均收入排行榜出爐,上海北京列前兩位,分別是年收入4萬7和4萬3,制造業集中的浙江、廣東、福建、天津也都在4萬附近,即使是中原的河南,以及西部的甘肅都已經有年均收入2萬4了。要知道這些地區可是包括很多農村,如果排除平均的因素,在制造業大省的城市里,年收入基本也得3萬以上。換句話說招工如果沒有2-3千是招不到工的。
把兩條新聞聯合起來看,一憂一喜,但又相互聯系。正是因為我們的人工成本不斷的上升,所以導致了制造企業紛紛選擇撤離。這是中國制造的錯嗎?是中國工人不該享受更高更好的生活待遇?顯然都說不通,但問題就這么發生了。
之前我們便宜的勞動力,讓中國制造以便宜的價格享譽世界,但現在成本上來了,再這么干就賠了,現在擺在企業家面前的就兩個選擇,第一就是不干了。第二就是上別的地方干去。比如一些造鞋的,為大品牌阿迪耐克代工的企業,已經逐漸從珠三角搬家了,要么去了河南、江西這些更窮的地方,要么干脆出國去了東南亞,什么越南、印度、緬甸、孟加拉國,這些地方如今成為了新的世界加工廠。人家老板們自然會算賬,還比如做衣服的,在國內要花4000元雇一個工人,而在緬甸只需要600,印尼和越南大概一兩千也夠了。有數據統計,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隨著中國制造成本節節攀升,目前東南亞已搶走中國30%的訂單。
這不單單是我們的宿命,美國也出現過類似情況,1976年每100雙中有53雙是在美國生產,而2006年只剩下1.5雙,美國的制鞋業就這么安樂死了,而弄死他的,恰恰是咱們中國鞋廠,但現在輪回了,中國不斷上升的人員成本,開始講跟美國一樣的故事。但是美國人后來講了一個持續創新外加產業升級的故事,大量制造業輸出到其他國家,并不影響美國的經濟增長特別是收入。像蘋果、谷歌、微軟這樣的高科技企業牢牢控制著制造業的風向標,而華爾街則更是通過金融的手段,讓全世界為他打工,替他分擔風險,再加上頁巖油等新能源的開發,美國不但不是能源進口國,甚至開始輸出了。聽出差距來了吧!換個角度說,我們上學的時候可以考賣報紙、發小廣告賺點零花錢,但當您到達一定高度,完成學業的時候,還是靠賣報紙發小廣告賺錢就無藥可救了,20多歲的時候您可以去應聘程序員,但50多歲了你說你還能寫程序,基本上沒什么人會相信你。為什么我們不進步,為什么我們沒有在z*好的時候完成產業升級,依然苦逼苦的賣苦力,這事就要問問老板們,更要問問政策了。你的稅收、金融、人才政策支持創新了嗎?當一個國家十年創造的利益,全都流向了房地產的時候,當全國人民賺了點積累全都貸款買房子而不去擴大升級再生產的時候。我們真的該想一想,這一切都是自己做的。
【壓縮機網】春節前夕,日本知名鐘表企業西鐵城在華生產基地——西鐵城精密(廣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員工被解除勞動合同,限期離廠。與此同時,微軟則計劃關停諾基亞東莞工廠和北京工廠,并加速將生產設備運往越南工廠。微軟在東莞和北京兩地的關廠,將總共裁員9000人。
同時,有媒體列舉其他一些知名外資企業,如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等均計劃進一步推進制造基地回遷日本本土。優衣庫、耐克、富士康、船井電機、歌樂、三星等世界知名企業則紛紛在東南亞和印度開設新廠,加快了撤離中國的步伐。
另外一條消息顯示,31個省的人均收入排行榜出爐,上海北京列前兩位,分別是年收入4萬7和4萬3,制造業集中的浙江、廣東、福建、天津也都在4萬附近,即使是中原的河南,以及西部的甘肅都已經有年均收入2萬4了。要知道這些地區可是包括很多農村,如果排除平均的因素,在制造業大省的城市里,年收入基本也得3萬以上。換句話說招工如果沒有2-3千是招不到工的。
把兩條新聞聯合起來看,一憂一喜,但又相互聯系。正是因為我們的人工成本不斷的上升,所以導致了制造企業紛紛選擇撤離。這是中國制造的錯嗎?是中國工人不該享受更高更好的生活待遇?顯然都說不通,但問題就這么發生了。
之前我們便宜的勞動力,讓中國制造以便宜的價格享譽世界,但現在成本上來了,再這么干就賠了,現在擺在企業家面前的就兩個選擇,第一就是不干了。第二就是上別的地方干去。比如一些造鞋的,為大品牌阿迪耐克代工的企業,已經逐漸從珠三角搬家了,要么去了河南、江西這些更窮的地方,要么干脆出國去了東南亞,什么越南、印度、緬甸、孟加拉國,這些地方如今成為了新的世界加工廠。人家老板們自然會算賬,還比如做衣服的,在國內要花4000元雇一個工人,而在緬甸只需要600,印尼和越南大概一兩千也夠了。有數據統計,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隨著中國制造成本節節攀升,目前東南亞已搶走中國30%的訂單。
這不單單是我們的宿命,美國也出現過類似情況,1976年每100雙中有53雙是在美國生產,而2006年只剩下1.5雙,美國的制鞋業就這么安樂死了,而弄死他的,恰恰是咱們中國鞋廠,但現在輪回了,中國不斷上升的人員成本,開始講跟美國一樣的故事。但是美國人后來講了一個持續創新外加產業升級的故事,大量制造業輸出到其他國家,并不影響美國的經濟增長特別是收入。像蘋果、谷歌、微軟這樣的高科技企業牢牢控制著制造業的風向標,而華爾街則更是通過金融的手段,讓全世界為他打工,替他分擔風險,再加上頁巖油等新能源的開發,美國不但不是能源進口國,甚至開始輸出了。聽出差距來了吧!換個角度說,我們上學的時候可以考賣報紙、發小廣告賺點零花錢,但當您到達一定高度,完成學業的時候,還是靠賣報紙發小廣告賺錢就無藥可救了,20多歲的時候您可以去應聘程序員,但50多歲了你說你還能寫程序,基本上沒什么人會相信你。為什么我們不進步,為什么我們沒有在z*好的時候完成產業升級,依然苦逼苦的賣苦力,這事就要問問老板們,更要問問政策了。你的稅收、金融、人才政策支持創新了嗎?當一個國家十年創造的利益,全都流向了房地產的時候,當全國人民賺了點積累全都貸款買房子而不去擴大升級再生產的時候。我們真的該想一想,這一切都是自己做的。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