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氧自主研發生產的12萬立方米/小時的特大型空分設備9月底裝箱出海了。”
這條消息在業界有著爆炸性的影響力。空氣分離設備通過液化、精餾方式將空氣z*終分離出氧、氮和其他有用氣體,每小時分離的氣體越多,使用效率就越高,但相應的,設備制造也越復雜、技術上極難挑戰。長期以來,3萬至6萬等級空分設備由外商壟斷,而杭氧研發出6萬等級的空分設備,同等技術水平下成本比外商低很多。
2011年年初,杭氧與國外一公司簽訂12萬等級空分設備供貨合同。這是杭氧承接的z*大等級空分設備訂單,不僅是國內s*套超過10萬等級的空分設備訂單,也是國際上z*大的特大型空分設備設計制造訂單,杭氧的這一舉動,令國際空分巨頭震驚。如今這套設備終于研制成功并交貨。
“世界之z*”令杭氧人驕傲,作為一家杭州本土企業,這樣的成績提振了“杭州制造”的信心。
從“七五”到“十二五”,杭氧作為老牌國企,經歷了近30年的發展,如何在前進路上不斷甩掉包袱保持活力?又如何通過轉型升級在全國常年居s*,走進世界市場競爭力的第一方陣?記者帶著問題走進了杭氧。
把風險透明化是現代企業對股東的責任
“這兩天單位的公車都叫不到,司機師傅都被銷售部門請去出外勤了。”杭氧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陶自平說時,帶著笑意,“z*近一段時間,杭氧的訂單在逐步回升。”
陶自平說這番話是有緣由的。今年對杭氧來說,并不是尋常的年份,受宏觀經濟不景氣的沖擊,空分設備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減少23.37%。杭氧今年半年度的年報中分析:近年來,國際工業氣體巨頭都非常重視在中國市場的業務拓展,加上國內工業氣體行業新進入者的增加,國內工業氣體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對工業氣體有較大需求的鋼鐵、化工、電力等行業近期均面臨著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以及節能降耗等政策壓力,對公司下游用戶的空分設備需求量和用氣需求量造成不利影響。
這不是家只肯說成績的老式國企,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它自糾其短,實誠地把風險暴露在股東面前。年初的時候,杭氧年度工作會議上提出一句話“找問題、強管理、求質量、講效益”,這和目前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謀而合。公司上下都積極自查自糾,小到油漆如何改進工藝,大到公司的戰略走向都做了改進。為了保證12萬空分設備的質量,公司每月做一次巡檢,空、水冷塔焊縫和切割邊緣未打磨或打磨不到位等小細節都做了整改。
值得關注的數據是,報告期內杭氧的研發費用超過84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6.84%。“主要是為了在宏觀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提升企業的核心技術水平,增加企業競爭力。”7月3日,由杭氧研制的8.7MPa離心式高壓液體泵、配套12萬等級空分設備的高壓液空節流閥進行了低溫聯動試驗。此次兩項技術的聯動試車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將進一步推進大型空分關鍵部機國產化進程。
有核心技術當錨,也就有了迎戰風浪的底氣。今年,杭氧正式接下神華寧煤6套制氧10萬立方米/小時的空氣分離設備訂單。這次神華寧煤“煤制油”項目招標12套10萬立方米/小時的空分設備,總額近40億元,創下了迄今q*空分行業一次性簽約金額z*高紀錄。杭氧股份和國外企業分別競得6套設備的設計、供貨和服務標的,平分了空分行業的“q*第一單”。
轉至下半年,杭氧的空分設備訂單開始回升,銷售部門自是“忙中偷樂”。
從設備制造業轉型制造服務業
杭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明經常把“牛奶”和“奶牛”掛在口中。“奶牛”,是杭氧集團的核心業務——生產各種工業氣體的空氣分離設備。
其實他所說的“牛奶”,是指我國冶金、化工、石化、航天等支柱產業必需的氧氣、氮氣、氦氣等工業氣體,因其重要性而被稱作“制造業的血液”。
這個全新的理念,其實基于簡單的市場現狀:空氣分離設備是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的大型成套設備,一套設備不僅需要幾千萬元甚至幾億元投資資金,而且設備的運行管理需要一支具有專業知識和操作經驗的隊伍。但并不是每一個工業氣體用戶都有能力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所以,工業氣體的用戶迫切希望能夠把工業氣體的制造業務外包給專業的氣體制造商。
市場的需求帶來了新的商機,杭氧及時把握住了這一商機。杭氧傳統的單純銷售設備的模式,客戶往往做一個少一個。“這個客戶今年向你買了設備,至少幾年里都不會再買你的設備,你又得去尋找下一個新客戶。”蔣明說。而轉型后的新業務模式,則是通過投資將用戶和杭氧長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實現互利共贏的目標。“事實上,客戶要的并不是空分設備,而是要空分設備生產的氣體。既然這樣,干脆讓杭氧來投資設備,給客戶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氣體。”
據了解,目前國際上的空氣分離設備制造“大腕”,其90%左右的營業收入就來自于向客戶提供工業氣體和服務,他們靠這種新穎的營銷模式全力搶灘中國工業氣體市場。
杭氧的“野心”是:國內空氣分離設備制造業必須迎頭趕上,“養”出更多的優質“國產奶牛”,讓中國的制造業盡快喝上更多的“國產奶”。到十二五末,杭氧計劃“賣氣”的業務要占到集團銷售的一半,供氣能力達到100萬立方米/小時,氣體的年銷售額達到50億元左右。
從單純制造向制造服務全面轉型,新模式改變的,是杭氧人幾十年的產業格局和創業模式。如今,除了空氣分離設備的制造,整個集團開始向工業氣體全產業鏈進軍。向上游,杭氧開始涉足工業氣體成套設備的總承包,制造業企業要用氣,杭氧提供“交鑰匙”服務;向下游,杭氧大張旗鼓地四處投資氣體工廠,哪里要用氣,就往哪里拓市場。在杭氧今年的半年度年報中顯示:“氣體行業的營業收入超過8億4千萬元,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108.24%。”
“杭氧自主研發生產的12萬立方米/小時的特大型空分設備9月底裝箱出海了。”
這條消息在業界有著爆炸性的影響力。空氣分離設備通過液化、精餾方式將空氣z*終分離出氧、氮和其他有用氣體,每小時分離的氣體越多,使用效率就越高,但相應的,設備制造也越復雜、技術上極難挑戰。長期以來,3萬至6萬等級空分設備由外商壟斷,而杭氧研發出6萬等級的空分設備,同等技術水平下成本比外商低很多。
2011年年初,杭氧與國外一公司簽訂12萬等級空分設備供貨合同。這是杭氧承接的z*大等級空分設備訂單,不僅是國內s*套超過10萬等級的空分設備訂單,也是國際上z*大的特大型空分設備設計制造訂單,杭氧的這一舉動,令國際空分巨頭震驚。如今這套設備終于研制成功并交貨。
“世界之z*”令杭氧人驕傲,作為一家杭州本土企業,這樣的成績提振了“杭州制造”的信心。
從“七五”到“十二五”,杭氧作為老牌國企,經歷了近30年的發展,如何在前進路上不斷甩掉包袱保持活力?又如何通過轉型升級在全國常年居s*,走進世界市場競爭力的第一方陣?記者帶著問題走進了杭氧。
把風險透明化是現代企業對股東的責任
“這兩天單位的公車都叫不到,司機師傅都被銷售部門請去出外勤了。”杭氧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陶自平說時,帶著笑意,“z*近一段時間,杭氧的訂單在逐步回升。”
陶自平說這番話是有緣由的。今年對杭氧來說,并不是尋常的年份,受宏觀經濟不景氣的沖擊,空分設備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減少23.37%。杭氧今年半年度的年報中分析:近年來,國際工業氣體巨頭都非常重視在中國市場的業務拓展,加上國內工業氣體行業新進入者的增加,國內工業氣體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對工業氣體有較大需求的鋼鐵、化工、電力等行業近期均面臨著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以及節能降耗等政策壓力,對公司下游用戶的空分設備需求量和用氣需求量造成不利影響。
這不是家只肯說成績的老式國企,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它自糾其短,實誠地把風險暴露在股東面前。年初的時候,杭氧年度工作會議上提出一句話“找問題、強管理、求質量、講效益”,這和目前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謀而合。公司上下都積極自查自糾,小到油漆如何改進工藝,大到公司的戰略走向都做了改進。為了保證12萬空分設備的質量,公司每月做一次巡檢,空、水冷塔焊縫和切割邊緣未打磨或打磨不到位等小細節都做了整改。
值得關注的數據是,報告期內杭氧的研發費用超過84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6.84%。“主要是為了在宏觀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提升企業的核心技術水平,增加企業競爭力。”7月3日,由杭氧研制的8.7MPa離心式高壓液體泵、配套12萬等級空分設備的高壓液空節流閥進行了低溫聯動試驗。此次兩項技術的聯動試車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將進一步推進大型空分關鍵部機國產化進程。
有核心技術當錨,也就有了迎戰風浪的底氣。今年,杭氧正式接下神華寧煤6套制氧10萬立方米/小時的空氣分離設備訂單。這次神華寧煤“煤制油”項目招標12套10萬立方米/小時的空分設備,總額近40億元,創下了迄今q*空分行業一次性簽約金額z*高紀錄。杭氧股份和國外企業分別競得6套設備的設計、供貨和服務標的,平分了空分行業的“q*第一單”。
轉至下半年,杭氧的空分設備訂單開始回升,銷售部門自是“忙中偷樂”。
從設備制造業轉型制造服務業
杭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明經常把“牛奶”和“奶牛”掛在口中。“奶牛”,是杭氧集團的核心業務——生產各種工業氣體的空氣分離設備。
其實他所說的“牛奶”,是指我國冶金、化工、石化、航天等支柱產業必需的氧氣、氮氣、氦氣等工業氣體,因其重要性而被稱作“制造業的血液”。
這個全新的理念,其實基于簡單的市場現狀:空氣分離設備是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的大型成套設備,一套設備不僅需要幾千萬元甚至幾億元投資資金,而且設備的運行管理需要一支具有專業知識和操作經驗的隊伍。但并不是每一個工業氣體用戶都有能力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所以,工業氣體的用戶迫切希望能夠把工業氣體的制造業務外包給專業的氣體制造商。
市場的需求帶來了新的商機,杭氧及時把握住了這一商機。杭氧傳統的單純銷售設備的模式,客戶往往做一個少一個。“這個客戶今年向你買了設備,至少幾年里都不會再買你的設備,你又得去尋找下一個新客戶。”蔣明說。而轉型后的新業務模式,則是通過投資將用戶和杭氧長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實現互利共贏的目標。“事實上,客戶要的并不是空分設備,而是要空分設備生產的氣體。既然這樣,干脆讓杭氧來投資設備,給客戶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氣體。”
據了解,目前國際上的空氣分離設備制造“大腕”,其90%左右的營業收入就來自于向客戶提供工業氣體和服務,他們靠這種新穎的營銷模式全力搶灘中國工業氣體市場。
杭氧的“野心”是:國內空氣分離設備制造業必須迎頭趕上,“養”出更多的優質“國產奶牛”,讓中國的制造業盡快喝上更多的“國產奶”。到十二五末,杭氧計劃“賣氣”的業務要占到集團銷售的一半,供氣能力達到100萬立方米/小時,氣體的年銷售額達到50億元左右。
從單純制造向制造服務全面轉型,新模式改變的,是杭氧人幾十年的產業格局和創業模式。如今,除了空氣分離設備的制造,整個集團開始向工業氣體全產業鏈進軍。向上游,杭氧開始涉足工業氣體成套設備的總承包,制造業企業要用氣,杭氧提供“交鑰匙”服務;向下游,杭氧大張旗鼓地四處投資氣體工廠,哪里要用氣,就往哪里拓市場。在杭氧今年的半年度年報中顯示:“氣體行業的營業收入超過8億4千萬元,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108.24%。”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