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無人操作的自動化生產線、端茶送水的機器人服務員、可自如懸停的無人飛行器、能代替人類進入各種危險地點作業的特種機器人……
敏感和安全的機器人技術發展為人機互動打下基礎,使機器人越來越多地走出實驗室,逐步走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扮演著人類的同伴、同事、助手、護士、救援者等角色。
面對機器人技術將對經濟、社會產生的巨大影響,美國、日本、德國、韓國等已紛紛推出與發展新一代機器人相關的新戰略,希望借助機器人自主化、信息化、網絡化技術推進再工業化、產業數字化,提高國際競爭力,同時也希望機器人能幫助應對人口老齡化等社會挑戰。
做客本期“歐時經濟茶座”的專家認為,盡管世界擁有巨大的機器人市場,但中國產機器人市場份額僅占40%。此外,雖然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但在工業領域之外,如養老、醫療等行業,機器人目前還無能為力。
成本危機倒逼機器人“上崗”
中國已成q*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歐洲時報特約記者劉育英北京報道】近日,浙江省江南化纖老板的一份中美制造業成本比較的帖子引起廣泛關注。這位在美國開了工廠的老板注意到,土地成本、物流成本、銀行借款成本、電力/天然氣成本等中國均高于美國。人工成本雖然美國是中國的2.57倍,但美國制造業自動化成本高,用工少。如果中國工人工資五年翻一番,制造業成本優勢將難以維系。
由于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中國內地許多工廠已經開始考慮使用機器人。
今年的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上,筆者從生產電視機的創維公司了解到,2011年,公司開發了一條全自動生產線,原來人工擰螺絲的工作由機器代替,員工從40人降到6人,并實現了24小時生產。包裝生產線也實現了全自動化,員工從12人降到2人。員工的工作變成操控機器人,或與機器人協同生產。
在制造業重鎮東莞,機器換人在政府推動下更為普遍。在當地一家光電公司,前兩年每月支付2000元(人民幣,下同)的工人,現在要4500元才能搞定。于是這家公司考慮到了設備升級。該公司負責人預計,原來車間需要300人,如果采用機器人的話,可以降到150人,一年節約900余萬元。
使用機器人不僅能夠提高生產,還能夠提高產品質量,并實現24小時生產。據了解,一臺海外品牌的機器人大約售價在30萬元左右,而一臺中國普通的機器人手臂僅6至7萬元。對一般的廠商而言,通常投入機器人的成本,兩至三年就可收回投資。
現在,70%的機器人都用在汽車及電子行業,但在航天、機械、水下作業等諸多領域,機器人的使用也逐漸增多,如搬運機器人、裝配機器人、室外機器人等。在一些危險崗位和勞動強度高的崗位,也是機器人率先上崗的地方。
數據顯示,中國已成q*z*大機器人市場。2009至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以年均58.9%的速度增長。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超過5.6萬臺,約占q*市場的1/4,再次成為q*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48國發展機器人 政府保駕護航
2017年q*機器人產業規模將達690億歐元
不僅在中國,機器人在q*正在興起。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2013年q*機器人市場總規模達316億歐元。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為267億歐元,中國、日本、美國、韓國、德國五個國家工業機器人整機存量占q*總存量的71.2%。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為16億歐元,銷量為400萬臺,同比增長28%。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達33億歐元,銷量為2.1萬臺,同比增長4%。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計,到2017年,q*機器人產業規模將達690億歐元,其中工業機器人規模將達414億歐元。
汽車行業是機器人發展z*主要的驅動力和s*先應用的行業。2014年,q*銷售23萬臺機器人,其中10萬臺在汽車行業。其次是電子行業。金屬、橡膠、食品、制藥、化妝品等行業也逐漸成為使用機器人的大戶。
在地域分布上,亞洲是使用工業機器人z*多的區域,增長非常強勁,占世界范圍使用機器人量的50%。南美、北美、歐洲也有良好的發展勢頭。在韓國,每萬名員工中有478臺機器人,日本和德國的機器人密度也較大,而中國低于平均水平。
國際機器人聯盟主席Arturo Baroncelli在11月剛剛結束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說,發展工業機器人的z*大動力是各國工業4.0及類似舉措的實施,這要求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之間的溝通加強,機器人在這個變化中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由于人口老齡化的影響,服務性機器人也開始變得重要。q*有1200萬臺機器屬于服務機器人,包括家政服務機器人和專業服務機器人。機器人作為未來的重要產業,不少國家出臺扶持政策。如美國2013年出臺《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從互聯網到機器人》,德國2012年出臺工業4.0計劃,日本2002年發布《21世紀機器人挑戰計劃》,韓國2006年出臺《2015產業發展愿景與策略》,促進家用機器人普及應用與創新。
目前,q*至少有48個國家在發展機器人,日本是工業機器人生產規模z*大、應用z*廣的國家,其仿人機器人、家用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技術十分領先。歐盟及德國在工業機器人和醫療機器人領域處于領先地位。韓國在服務機器人領先領域發展較為優秀。美國主要優勢在系統集成領域,特別是醫療機器人和國防軍工機器人。
機器人上崗 攪動制造業
世界機器人大會11月23日到25日在北京召開,展示世界機器人z*新研究、應用重點領域以及智能社會的創新發展。圖為一款名為Kinova Robotics的機器人亮相,它能夠幫助殘疾人士解決日常生活中行動不便的難題。(圖片來源:中新社)
儲備產業創新 機器人也有了“十三五”規劃
中國對機器人的相關研究起步較晚,自20世紀70年代后期才開始研究機器人技術,比海外晚了近三十年。
從去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提出推進機器人技術研究之后,中國今年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明確了發展智能制造,機器人在中國開始升溫。
在機器人使用上,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估計,未來10年到15年的時間內,中國將會保持世界第一大機器人市場的地位,而且還有可能保持q*z*快的增速。據統計,機器人在q*制造業密度有0.62%,中國僅有0.3%,不到q*平均水平的一半,潛力巨大。
面對巨大商機,中國各地紛紛上馬機器人產業。如天津公布到2015年,機器人產業規模達到200億元;沈陽撫順新城2013年宣布要建全國z*大的機器人產業基地,預計年產值500億元;山東青島新區規劃了1000畝土地,計劃打造北方z*大的機器人產業基地。
據統計,中國大陸涉及機器人的大型開發區、產業園有30多個,有機器人概念的上市公司超過百家,和機器人相關的企業有七八百家。
但是,中國機器人先天不足,在伺服電機、控制器、減速器等核心技術上,與海外產品相比仍有差距。如體現技術難度的多關節機器人,海外公司占了90%份額;體現作業難度的焊接作業,海外公司占了84%份額;在高端應用的汽車行業,海外公司占了90%份額。
中國企業如果不能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機器人產業很可能面臨“空心化”、低端化、邊緣化趨勢。各地一哄而上的結果,就是形成產能過剩,重走鋼鐵、水泥、光伏等行業的老路。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機械處處長王建宇表示,正在制定的機器人“十三五”規劃,非常針對現有技術水平低的問題,將采取具體措施,加大技術研發能力支持力度,夯實產業發展基礎;而且明確研制下一代機器人,儲備產業創新體系。
智取人類?專家釋疑:目前不能廣泛替代人工
隨著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技術的發展,機器也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維、決策能力,因此人類不僅疑問,機器人是否能夠取代人?
在現階段,可以明確的是,機器人的上崗不會大規模取代勞動力,不會搶了工人的飯碗。
曲道奎對此解釋認為,現在典型的工業機器人,缺少了感知系統,如視覺、力覺和其他感知,機器人都沒有。機器人還缺少靈巧性,而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工作,往往是需要靈巧性的。因此,在現階段,機器人就業的崗位是結構性工作環境下,做程序性、規定性工作,而在需要變通的環境,機器人就無能為力。
此外,出于安全性考慮,現在機器人和人還不能協同工作,需要將機器人用籠子圍起來工作,這也限制了好多工作崗位換機器人。
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徐曉蘭表示,機器人發展仍處在早期階段,在人機協同、智能控制等方面,機器人技術還沒有獲得突破。此外,機器人代替的多是簡單、重復的勞動,目前階段并不能廣泛替代人工。
官方盡管力推機器人產業和智能制造發展,但是也預計到機器換人不會很快。到2020年,中國內地工業機器人保有量目標為80萬臺。
觀察:機器人前景看好:歐委會斥資支持
【歐洲時報特約撰稿人唐志強報道】面對機器人技術將對經濟、社會產生的巨大影響,美國、日本、德國、韓國等國已紛紛推出與發展新一代機器人相關的新戰略,希望借助機器人自主化、信息化、網絡化技術推進再工業化、產業數字化,提高國際競爭力,同時也希望機器人能幫助應對人口老齡化等社會挑戰。
歐盟委員會機器人技術機構主管尤哈·海基拉介紹,歐盟目前每年出資7000萬至8000萬歐元支持機器人新研究項目,并與產業界和學術界達成戰略合作,以保持歐盟在q*機器人領域的領導力。他指出,歐盟的機器人“政、產、學、研”合作項目從2014年開始,將持續至2020年,涉及工業和服務機器人,覆蓋從技術研發到產品部署的完整價值鏈。在這批項目中,歐盟出資7億歐元,產業界出資額達21億歐元。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淺間一在介紹日本機器人新戰略時說,日本將大力推進下一代機器人涉及的人工智能、傳感和認知系統、操控系統等核心技術,以及融合這些核心技術的平臺技術研發及其在產業和社會領域的廣泛應用。其中一個重要思路是未來機器人技術要真正滿足社會需求,包括幫助應對日益突出的老齡化、勞動人口減少、自然災害頻發、社會基礎設施老化、產業國際競爭力下降等挑戰。未來的某些研發可能不必過分強調獨創性,而是要講究有效性和對用戶的實用性。
雖然技術上可行、政策上支持,但機器人要真正融入社會還有很多挑戰。
社會接受程度不高便是其中的重要一項,這導致機器人市場需求還沒達到足夠規模,機器人產品的性價比無法提高。
歐盟委員會機器人技術機構主管海基拉援引歐盟去年所作的一項民意調查說明了民眾對機器人廣泛運用的復雜心理:
89%的被調查者認為機器人技術需要小心的管理;70%的人認為機器人是就業殺手;對機器人總體印象良好的人比例從2012年時的70%下降到了68%;85%的人認為機器人可以從事對人來說太重或太危險的工作;五分之一的人表示會考慮將來家里買個機器人,但只有1/10的人說未來5年內會買。
僅就就業而言,一些專家說,一些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工業機器人總體而言增加了就業崗位,但中長期的趨勢還有待觀察。
海基拉援引的歐盟委員會一項委托調研的結論也是兩面:一方面那些使用機器人的企業向境外轉移產能的可能性相對較小;從歷史經驗看,智能機器人帶來的再工業化有希望創造成百上千萬個崗位;智能機器人技術有望創造一些前所未有的行業,從而帶來新的就業機會。
另一方面,同任何產業結構轉型一樣,機器人廣泛運用也會產生贏家和輸家,可能會造成某些傳統行業和地區性的就業下降。對就業者進行再培訓會變得愈發重要,操縱和指導機器人可能會成為人們需要學習的重要技能。此外機器人廣泛運用會需要更多編程人員,對跨學科的專業人才也會產生很大需求。
敏感和安全的機器人技術發展為人機互動打下基礎,使機器人越來越多地走出實驗室,逐步走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扮演著人類的同伴、同事、助手、護士、救援者等角色。
面對機器人技術將對經濟、社會產生的巨大影響,美國、日本、德國、韓國等已紛紛推出與發展新一代機器人相關的新戰略,希望借助機器人自主化、信息化、網絡化技術推進再工業化、產業數字化,提高國際競爭力,同時也希望機器人能幫助應對人口老齡化等社會挑戰。
做客本期“歐時經濟茶座”的專家認為,盡管世界擁有巨大的機器人市場,但中國產機器人市場份額僅占40%。此外,雖然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但在工業領域之外,如養老、醫療等行業,機器人目前還無能為力。
成本危機倒逼機器人“上崗”
中國已成q*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歐洲時報特約記者劉育英北京報道】近日,浙江省江南化纖老板的一份中美制造業成本比較的帖子引起廣泛關注。這位在美國開了工廠的老板注意到,土地成本、物流成本、銀行借款成本、電力/天然氣成本等中國均高于美國。人工成本雖然美國是中國的2.57倍,但美國制造業自動化成本高,用工少。如果中國工人工資五年翻一番,制造業成本優勢將難以維系。
由于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中國內地許多工廠已經開始考慮使用機器人。
今年的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上,筆者從生產電視機的創維公司了解到,2011年,公司開發了一條全自動生產線,原來人工擰螺絲的工作由機器代替,員工從40人降到6人,并實現了24小時生產。包裝生產線也實現了全自動化,員工從12人降到2人。員工的工作變成操控機器人,或與機器人協同生產。
在制造業重鎮東莞,機器換人在政府推動下更為普遍。在當地一家光電公司,前兩年每月支付2000元(人民幣,下同)的工人,現在要4500元才能搞定。于是這家公司考慮到了設備升級。該公司負責人預計,原來車間需要300人,如果采用機器人的話,可以降到150人,一年節約900余萬元。
使用機器人不僅能夠提高生產,還能夠提高產品質量,并實現24小時生產。據了解,一臺海外品牌的機器人大約售價在30萬元左右,而一臺中國普通的機器人手臂僅6至7萬元。對一般的廠商而言,通常投入機器人的成本,兩至三年就可收回投資。
現在,70%的機器人都用在汽車及電子行業,但在航天、機械、水下作業等諸多領域,機器人的使用也逐漸增多,如搬運機器人、裝配機器人、室外機器人等。在一些危險崗位和勞動強度高的崗位,也是機器人率先上崗的地方。
數據顯示,中國已成q*z*大機器人市場。2009至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以年均58.9%的速度增長。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超過5.6萬臺,約占q*市場的1/4,再次成為q*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48國發展機器人 政府保駕護航
2017年q*機器人產業規模將達690億歐元
不僅在中國,機器人在q*正在興起。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2013年q*機器人市場總規模達316億歐元。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為267億歐元,中國、日本、美國、韓國、德國五個國家工業機器人整機存量占q*總存量的71.2%。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為16億歐元,銷量為400萬臺,同比增長28%。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達33億歐元,銷量為2.1萬臺,同比增長4%。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計,到2017年,q*機器人產業規模將達690億歐元,其中工業機器人規模將達414億歐元。
汽車行業是機器人發展z*主要的驅動力和s*先應用的行業。2014年,q*銷售23萬臺機器人,其中10萬臺在汽車行業。其次是電子行業。金屬、橡膠、食品、制藥、化妝品等行業也逐漸成為使用機器人的大戶。
在地域分布上,亞洲是使用工業機器人z*多的區域,增長非常強勁,占世界范圍使用機器人量的50%。南美、北美、歐洲也有良好的發展勢頭。在韓國,每萬名員工中有478臺機器人,日本和德國的機器人密度也較大,而中國低于平均水平。
國際機器人聯盟主席Arturo Baroncelli在11月剛剛結束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說,發展工業機器人的z*大動力是各國工業4.0及類似舉措的實施,這要求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之間的溝通加強,機器人在這個變化中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由于人口老齡化的影響,服務性機器人也開始變得重要。q*有1200萬臺機器屬于服務機器人,包括家政服務機器人和專業服務機器人。機器人作為未來的重要產業,不少國家出臺扶持政策。如美國2013年出臺《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從互聯網到機器人》,德國2012年出臺工業4.0計劃,日本2002年發布《21世紀機器人挑戰計劃》,韓國2006年出臺《2015產業發展愿景與策略》,促進家用機器人普及應用與創新。
目前,q*至少有48個國家在發展機器人,日本是工業機器人生產規模z*大、應用z*廣的國家,其仿人機器人、家用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技術十分領先。歐盟及德國在工業機器人和醫療機器人領域處于領先地位。韓國在服務機器人領先領域發展較為優秀。美國主要優勢在系統集成領域,特別是醫療機器人和國防軍工機器人。
機器人上崗 攪動制造業
世界機器人大會11月23日到25日在北京召開,展示世界機器人z*新研究、應用重點領域以及智能社會的創新發展。圖為一款名為Kinova Robotics的機器人亮相,它能夠幫助殘疾人士解決日常生活中行動不便的難題。(圖片來源:中新社)
儲備產業創新 機器人也有了“十三五”規劃
中國對機器人的相關研究起步較晚,自20世紀70年代后期才開始研究機器人技術,比海外晚了近三十年。
從去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提出推進機器人技術研究之后,中國今年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明確了發展智能制造,機器人在中國開始升溫。
在機器人使用上,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估計,未來10年到15年的時間內,中國將會保持世界第一大機器人市場的地位,而且還有可能保持q*z*快的增速。據統計,機器人在q*制造業密度有0.62%,中國僅有0.3%,不到q*平均水平的一半,潛力巨大。
面對巨大商機,中國各地紛紛上馬機器人產業。如天津公布到2015年,機器人產業規模達到200億元;沈陽撫順新城2013年宣布要建全國z*大的機器人產業基地,預計年產值500億元;山東青島新區規劃了1000畝土地,計劃打造北方z*大的機器人產業基地。
據統計,中國大陸涉及機器人的大型開發區、產業園有30多個,有機器人概念的上市公司超過百家,和機器人相關的企業有七八百家。
但是,中國機器人先天不足,在伺服電機、控制器、減速器等核心技術上,與海外產品相比仍有差距。如體現技術難度的多關節機器人,海外公司占了90%份額;體現作業難度的焊接作業,海外公司占了84%份額;在高端應用的汽車行業,海外公司占了90%份額。
中國企業如果不能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機器人產業很可能面臨“空心化”、低端化、邊緣化趨勢。各地一哄而上的結果,就是形成產能過剩,重走鋼鐵、水泥、光伏等行業的老路。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機械處處長王建宇表示,正在制定的機器人“十三五”規劃,非常針對現有技術水平低的問題,將采取具體措施,加大技術研發能力支持力度,夯實產業發展基礎;而且明確研制下一代機器人,儲備產業創新體系。
智取人類?專家釋疑:目前不能廣泛替代人工
隨著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技術的發展,機器也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維、決策能力,因此人類不僅疑問,機器人是否能夠取代人?
在現階段,可以明確的是,機器人的上崗不會大規模取代勞動力,不會搶了工人的飯碗。
曲道奎對此解釋認為,現在典型的工業機器人,缺少了感知系統,如視覺、力覺和其他感知,機器人都沒有。機器人還缺少靈巧性,而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工作,往往是需要靈巧性的。因此,在現階段,機器人就業的崗位是結構性工作環境下,做程序性、規定性工作,而在需要變通的環境,機器人就無能為力。
此外,出于安全性考慮,現在機器人和人還不能協同工作,需要將機器人用籠子圍起來工作,這也限制了好多工作崗位換機器人。
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徐曉蘭表示,機器人發展仍處在早期階段,在人機協同、智能控制等方面,機器人技術還沒有獲得突破。此外,機器人代替的多是簡單、重復的勞動,目前階段并不能廣泛替代人工。
官方盡管力推機器人產業和智能制造發展,但是也預計到機器換人不會很快。到2020年,中國內地工業機器人保有量目標為80萬臺。
觀察:機器人前景看好:歐委會斥資支持
【歐洲時報特約撰稿人唐志強報道】面對機器人技術將對經濟、社會產生的巨大影響,美國、日本、德國、韓國等國已紛紛推出與發展新一代機器人相關的新戰略,希望借助機器人自主化、信息化、網絡化技術推進再工業化、產業數字化,提高國際競爭力,同時也希望機器人能幫助應對人口老齡化等社會挑戰。
歐盟委員會機器人技術機構主管尤哈·海基拉介紹,歐盟目前每年出資7000萬至8000萬歐元支持機器人新研究項目,并與產業界和學術界達成戰略合作,以保持歐盟在q*機器人領域的領導力。他指出,歐盟的機器人“政、產、學、研”合作項目從2014年開始,將持續至2020年,涉及工業和服務機器人,覆蓋從技術研發到產品部署的完整價值鏈。在這批項目中,歐盟出資7億歐元,產業界出資額達21億歐元。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淺間一在介紹日本機器人新戰略時說,日本將大力推進下一代機器人涉及的人工智能、傳感和認知系統、操控系統等核心技術,以及融合這些核心技術的平臺技術研發及其在產業和社會領域的廣泛應用。其中一個重要思路是未來機器人技術要真正滿足社會需求,包括幫助應對日益突出的老齡化、勞動人口減少、自然災害頻發、社會基礎設施老化、產業國際競爭力下降等挑戰。未來的某些研發可能不必過分強調獨創性,而是要講究有效性和對用戶的實用性。
雖然技術上可行、政策上支持,但機器人要真正融入社會還有很多挑戰。
社會接受程度不高便是其中的重要一項,這導致機器人市場需求還沒達到足夠規模,機器人產品的性價比無法提高。
歐盟委員會機器人技術機構主管海基拉援引歐盟去年所作的一項民意調查說明了民眾對機器人廣泛運用的復雜心理:
89%的被調查者認為機器人技術需要小心的管理;70%的人認為機器人是就業殺手;對機器人總體印象良好的人比例從2012年時的70%下降到了68%;85%的人認為機器人可以從事對人來說太重或太危險的工作;五分之一的人表示會考慮將來家里買個機器人,但只有1/10的人說未來5年內會買。
僅就就業而言,一些專家說,一些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工業機器人總體而言增加了就業崗位,但中長期的趨勢還有待觀察。
海基拉援引的歐盟委員會一項委托調研的結論也是兩面:一方面那些使用機器人的企業向境外轉移產能的可能性相對較小;從歷史經驗看,智能機器人帶來的再工業化有希望創造成百上千萬個崗位;智能機器人技術有望創造一些前所未有的行業,從而帶來新的就業機會。
另一方面,同任何產業結構轉型一樣,機器人廣泛運用也會產生贏家和輸家,可能會造成某些傳統行業和地區性的就業下降。對就業者進行再培訓會變得愈發重要,操縱和指導機器人可能會成為人們需要學習的重要技能。此外機器人廣泛運用會需要更多編程人員,對跨學科的專業人才也會產生很大需求。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