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壓縮機網】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通知,要求各地控制煤制油、氣盲目發展勢頭,對違反政策規定違規上馬新建項目的行為要進行問責。
來自能源局網站發布的關于規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產業科學有序發展的文件中指出,年產超過20億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和年產超過100萬噸的煤制油項目需要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核準。年產規模未能達到上述規模的項目將禁止建設。
事實上,這是國家能源局在今年年初試圖對煤化工領域進行政策修改后的又一動作。
了解到,在今年3月召開的一次業內會議中,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就已要求相關司局級根據業內情況對煤制油、煤制氣提出政策文件的修改意見。
近兩年來,國內的煤化工進入井噴投資階段,但隨著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水資源的巨額消耗,圍繞這個產業的爭議也愈加激烈。
此次能源局發布的文件中也明確,要進一步加強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生產要素資源配置,煤炭供應要優先滿足群眾生活和發電需要,嚴禁在煤炭凈調入省發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氣;嚴禁擠占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和生態用水,以及利用地下水發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氣。
“從能源局新的文件可以看出,監管部門對煤制油和煤制氣的投資引導不是一刀切的,主要還是想推進合理的投資布局,做到以示范性為優先有序發展,而不是之前的盲目跟風。”國務院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一名權威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頻發“整治令”
此次國家能源局下發的《關于規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產業科學有序發展的通知》還僅僅是新一輪政策調控的開端。而在此之前的數年時間里,來自監管層的整治“利劍”已頻頻出鞘。
早在2008年,由于我過石油進口依存度s*次突破50%,在自然災害頻發、國內供需矛盾持續擴大的背景下,針對國內能源消費結構及推進能源領域開發的政策性文件也密集出臺,煤制油、煤制天然氣隨即開啟了一波s**l的投資熱潮,數以千億計的巨額投資開始在全國煤炭資源聚集地跑馬圈地。
“當時的背景和現在不一樣,尤其是國家發改委頒布的《天然氣利用政策》,加上國務院和國土資源部先后下發的一系列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優化能源結構的文件,以央企為s*的資源型企業就開始紛紛追加投資,到后來發展到一些行業外的公司也跟風投資。”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一名負責人對記者說。
井噴似的投資狂潮z*終讓監管部門不得不重新進行政策修訂。2008年8月,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加強煤制油項目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從準入門檻對國內的煤制油項目加強了管理。
但隨著煤制油項目的投資遭受監管瓶頸,煤制天然氣則成為資本新一輪的追逐熱點,以三大石油公司為s*的央企隨即又砸下了數以百億的真金白銀發展煤制天然氣。
“煤制天然氣開始火了后又像之前煤制油一樣,大家一窩蜂似的投資,z*后發現其中一些公司根本就沒進行技術方面的投資和研發,都是在圈資源,搞技術研發的其中一部分由于缺乏經驗,或者沒有核心技術,z*后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和經濟損失,其中不乏一些被國資委[微博]和環保部點名批評的央企。”上述國務院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人士說。
2010年8月,國家能源局再度下發《關于規范煤制天然氣產業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對煤制天然氣重新進行專項政策監管。但如熱浪一般的煤化工投資早已接近高潮,隨后,國家能源局又于2011年3月和2012年5月先后下發了《關于規范煤化工產業有序發展的通知》和《煤炭深加工產業發展政策(征求意見稿)》等文件。
“這次能源局下發的文件還只是前期修改的一個大框架,后續估計還會陸續有細節配套文件出臺。”上述人士說。
央企頻繁退出煤化工
監管層的整頓決心似乎還僅僅是煤化工這一行業重新洗牌前的另一番前兆,而在此之前,此前大手筆進軍煤化工領域的中央企業則正以另一種形式黯然離場。
7月7日,大唐發電與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煤化工及相關項目重組框架協議》,擬就大唐發電煤化工板塊及相關項目進行重組。
根據協議,重組項目幾乎完全覆蓋了大唐發電旗下的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所有資產,而來自大唐發電2013年的年報中披露的信息則顯示,煤化工業務經營性稅前虧損高達22億元。
幾乎與大唐發電剝離煤化工資產同時,中海油、國電集團也正在對其他的煤化工業務進行重新梳理和拋售,其中,中海油陸續在近日宣布轉讓旗下多家虧損的煤化工項目股權,而國電集團也已將旗下6個煤化工項目全部出售或轉讓。
“這些都是之前貪大求全盲目擴張導致的結果,發展煤化工除了資源優勢以外,技術的研發裝置的水平是重要因素,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也不可能哪個公司都像中石油、中石化一樣做了那么多年的積累。”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張抗對筆者,多名業內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同時表示,由于煤制油、煤制天然氣項目屬于煤化工領域中投資總額相對較大的項目,除了對專業性要求較高外,對企業的資金實力也是考驗之一。而對于一些相對規模較小的公司而言,“大多還是投資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等技術相對已經比較成熟的行業。”
“但無論如何,國內煤化工的投資都已經到了要整頓的時候了。”上述國務院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人士說。
(歡迎轉載或分享,轉載請注明來自中國壓縮機網)
來自能源局網站發布的關于規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產業科學有序發展的文件中指出,年產超過20億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和年產超過100萬噸的煤制油項目需要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核準。年產規模未能達到上述規模的項目將禁止建設。
事實上,這是國家能源局在今年年初試圖對煤化工領域進行政策修改后的又一動作。
了解到,在今年3月召開的一次業內會議中,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就已要求相關司局級根據業內情況對煤制油、煤制氣提出政策文件的修改意見。
近兩年來,國內的煤化工進入井噴投資階段,但隨著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水資源的巨額消耗,圍繞這個產業的爭議也愈加激烈。
此次能源局發布的文件中也明確,要進一步加強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生產要素資源配置,煤炭供應要優先滿足群眾生活和發電需要,嚴禁在煤炭凈調入省發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氣;嚴禁擠占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和生態用水,以及利用地下水發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氣。
“從能源局新的文件可以看出,監管部門對煤制油和煤制氣的投資引導不是一刀切的,主要還是想推進合理的投資布局,做到以示范性為優先有序發展,而不是之前的盲目跟風。”國務院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一名權威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頻發“整治令”
此次國家能源局下發的《關于規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產業科學有序發展的通知》還僅僅是新一輪政策調控的開端。而在此之前的數年時間里,來自監管層的整治“利劍”已頻頻出鞘。
早在2008年,由于我過石油進口依存度s*次突破50%,在自然災害頻發、國內供需矛盾持續擴大的背景下,針對國內能源消費結構及推進能源領域開發的政策性文件也密集出臺,煤制油、煤制天然氣隨即開啟了一波s**l的投資熱潮,數以千億計的巨額投資開始在全國煤炭資源聚集地跑馬圈地。
“當時的背景和現在不一樣,尤其是國家發改委頒布的《天然氣利用政策》,加上國務院和國土資源部先后下發的一系列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優化能源結構的文件,以央企為s*的資源型企業就開始紛紛追加投資,到后來發展到一些行業外的公司也跟風投資。”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一名負責人對記者說。
井噴似的投資狂潮z*終讓監管部門不得不重新進行政策修訂。2008年8月,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加強煤制油項目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從準入門檻對國內的煤制油項目加強了管理。
但隨著煤制油項目的投資遭受監管瓶頸,煤制天然氣則成為資本新一輪的追逐熱點,以三大石油公司為s*的央企隨即又砸下了數以百億的真金白銀發展煤制天然氣。
“煤制天然氣開始火了后又像之前煤制油一樣,大家一窩蜂似的投資,z*后發現其中一些公司根本就沒進行技術方面的投資和研發,都是在圈資源,搞技術研發的其中一部分由于缺乏經驗,或者沒有核心技術,z*后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和經濟損失,其中不乏一些被國資委[微博]和環保部點名批評的央企。”上述國務院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人士說。
2010年8月,國家能源局再度下發《關于規范煤制天然氣產業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對煤制天然氣重新進行專項政策監管。但如熱浪一般的煤化工投資早已接近高潮,隨后,國家能源局又于2011年3月和2012年5月先后下發了《關于規范煤化工產業有序發展的通知》和《煤炭深加工產業發展政策(征求意見稿)》等文件。
“這次能源局下發的文件還只是前期修改的一個大框架,后續估計還會陸續有細節配套文件出臺。”上述人士說。
央企頻繁退出煤化工
監管層的整頓決心似乎還僅僅是煤化工這一行業重新洗牌前的另一番前兆,而在此之前,此前大手筆進軍煤化工領域的中央企業則正以另一種形式黯然離場。
7月7日,大唐發電與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煤化工及相關項目重組框架協議》,擬就大唐發電煤化工板塊及相關項目進行重組。
根據協議,重組項目幾乎完全覆蓋了大唐發電旗下的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所有資產,而來自大唐發電2013年的年報中披露的信息則顯示,煤化工業務經營性稅前虧損高達22億元。
幾乎與大唐發電剝離煤化工資產同時,中海油、國電集團也正在對其他的煤化工業務進行重新梳理和拋售,其中,中海油陸續在近日宣布轉讓旗下多家虧損的煤化工項目股權,而國電集團也已將旗下6個煤化工項目全部出售或轉讓。
“這些都是之前貪大求全盲目擴張導致的結果,發展煤化工除了資源優勢以外,技術的研發裝置的水平是重要因素,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也不可能哪個公司都像中石油、中石化一樣做了那么多年的積累。”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張抗對筆者,多名業內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同時表示,由于煤制油、煤制天然氣項目屬于煤化工領域中投資總額相對較大的項目,除了對專業性要求較高外,對企業的資金實力也是考驗之一。而對于一些相對規模較小的公司而言,“大多還是投資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等技術相對已經比較成熟的行業。”
“但無論如何,國內煤化工的投資都已經到了要整頓的時候了。”上述國務院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人士說。
(歡迎轉載或分享,轉載請注明來自中國壓縮機網)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