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6日舉行的“2014年中國鋼鐵需求預測研究成果發布會”上,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對今明兩年中國粗鋼產量、鋼材實際消費量做出預測。該預測顯示,今年和2014年我國粗鋼產量分別為7.8億噸和8.1億噸,同比分別增長6.7%和3.8%。今年我國鋼材實際消費量為6.93億噸,2014年為7.15億噸。可以看出2014年鋼材需求量將小幅增加,但鋼鐵產能過剩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明年粗鋼產量預計破8億噸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近日發布2014年鋼鐵需求預測成果稱,2014年國內外經濟環境趨好,鋼材需求量將小幅增加,預計2014年全國鋼材需求量為7.15億噸,同比增長3.2%;粗鋼產量將達到8.1億噸,同比增長3.8%。
從2014年的預測增速來看,較2013年的增速將出現明顯放緩。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數據顯示,2013年預計鋼材需求量為6.93億噸,同比增長6.3%;粗鋼產量為7.8億噸,同比增長6.7%。
數據顯示,今年多數國家(地區)的粗鋼產量同比出現下降。在扣除中國產量后,1-10月q*粗鋼產量同比下降了1.3%。相比之下,我國1-10月的粗鋼產量為6.52億噸,同比增長8.3%。
“鋼產量的增長更多依賴于庫存和出口增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中鋼協常務副秘書長李新創表示,前十月我國出口鋼材達到5197.2萬噸,同比增長13.5%。但當前鋼材國際貿易摩擦已經增多,出口難度日益加大。“通過出口來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短期內已不可能。”李新創直言。
剛需支撐鐵礦價格
盡管鋼鐵生產增速放緩,但是對鐵礦石的需求仍保持增長。規劃院預測,2014年我國的鐵礦石成品礦需求量將達到11.72億噸,同比增長3.0%;其中進口鐵礦石的需求量仍占70%以上,預計2014年進口鐵礦石8.5億噸。李新創表示,由于產量持續增長,剛性需求會繼續支撐鐵礦石價格,只有擴大供應、打破壟斷,價格才能回歸合理。
數據顯示,1-10月份我國共從74個國家進口鐵礦石6.69億噸,較去年同期增加6017萬噸,增幅為9.9%。總計花費863.2億美元,噸礦進口均價為129.1美元,較去年下降約2.4%。從進口國看,前十月共從澳大利亞、巴西進口鐵礦石4.63億噸,占同期鐵礦石進口總量的69.4%。
“130美元/噸的進口價格,與成本相比仍然是高位。進口鐵礦石價格高是由于市場需求和國內資源現狀決定。”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坦言,國內鐵礦石行業與鋼鐵行業發展不同步,存在產業集中度低、企業稅負重、經營效率低等問題,難與國際巨頭競爭。
據了解,我國鐵礦石國產礦的發展受到諸多因素制約。由于資源稟賦較差,國內鐵礦原礦品位已經從2000年的平均品位33%,下降到2012年的28%。同時,粗放式的發展方式、工藝技術水平限制,可利用資源有限等多種原因也造成國產礦發展緩慢。特別是國內鐵礦企業面臨較多稅負,增加了企業的負擔。
前10月平均噸鋼利潤0.85元
河北邯鄲一位民營鋼企人士向筆者透露,當前鋼廠出廠價格普遍接近生產成本,在噸鋼利潤有限的情況下,高開工率意味著企業能通過產量提高盈利。筆者了解到,今年1~10月全國粗鋼產量為6.52億噸,重點鋼企實現利潤129.7億元,同比扭虧為盈,但鋼鐵主業利潤實際上僅5.54億元,平均噸鋼利潤約為0.85元。
據相關媒體報道,中鋼協副會長張長富日前表示,1~10月,鋼材平均結算價格為3462元/噸,噸鋼價格比去年下降340元,降幅8.94%,價格損失221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歷了10月份連續三旬的產量下降,11月上旬粗鋼產量再現上升,重點企業粗鋼日產量176.27萬噸,旬環比上漲3.49%。據中鋼協數據,11月中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庫存量旬末為1393.4萬噸,較上旬末增加了100.8萬噸,環比上升0.78%,為近期增幅z*高的一旬。
在劉秋平看來,預計后期鋼鐵的產量及需求都將緩慢增長,但在鋼鐵產能龐大的基數上,產量增長將明顯超過消費預期,并將對后期鋼價形成壓制。
產能過剩問題難化解
“我國鋼鐵業已經嚴重過剩。2012年已達到10億噸的設計產能,而實際產能還要遠遠大于10億噸。”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表示。多位接受筆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技術進步、操作水平和生產效率提高,當前全國鋼鐵產能已經遠超設計能力,產能過剩問題十分嚴重。
在劉秋平看來,產能過剩與需求不足之間的矛盾,雖在業內已是共識,但在生產中鋼企的產能利用率高低,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盈利能力。劉秋平向筆者表示,產能過剩是鋼鐵行業的大環境,但在這種大環境下,鋼企主動降低開工率可能性卻不大,然而高開工率增加的產量,不一定得到及時的消化。
如何化解產能過剩的問題,早已成為擺在我國鋼鐵業面前的s*要難題。李新創表示,化解產能過剩需要消化、整合、淘汰和轉移,重要的是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應該從環保、資金的手段化解產能過剩。
“化解過剩需要真刀真槍,也絕不會一蹴而就,將是漫長的過程。”李新創直言,雖然明年鋼鐵市場環境謹慎樂觀,但是鋼企主業盈利還比較困難,微利的局面仍會長期維持。
總結:年終將至,但市場沒有好轉跡象,今年部分上市鋼鐵企業虧損情況可能還要加重。2014年粗鋼產量的增長符合預期,在出廠價接近成本價時,鋼企的高開工率,有利于提升企業盈利。同時也有觀點認為,在產能過剩的大環境中,產量增長將會對鋼價產生限制,鋼企要有長期過“苦日子”和“緊日子”的思想準備。
在12月6日舉行的“2014年中國鋼鐵需求預測研究成果發布會”上,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對今明兩年中國粗鋼產量、鋼材實際消費量做出預測。該預測顯示,今年和2014年我國粗鋼產量分別為7.8億噸和8.1億噸,同比分別增長6.7%和3.8%。今年我國鋼材實際消費量為6.93億噸,2014年為7.15億噸。可以看出2014年鋼材需求量將小幅增加,但鋼鐵產能過剩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明年粗鋼產量預計破8億噸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近日發布2014年鋼鐵需求預測成果稱,2014年國內外經濟環境趨好,鋼材需求量將小幅增加,預計2014年全國鋼材需求量為7.15億噸,同比增長3.2%;粗鋼產量將達到8.1億噸,同比增長3.8%。
從2014年的預測增速來看,較2013年的增速將出現明顯放緩。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數據顯示,2013年預計鋼材需求量為6.93億噸,同比增長6.3%;粗鋼產量為7.8億噸,同比增長6.7%。
數據顯示,今年多數國家(地區)的粗鋼產量同比出現下降。在扣除中國產量后,1-10月q*粗鋼產量同比下降了1.3%。相比之下,我國1-10月的粗鋼產量為6.52億噸,同比增長8.3%。
“鋼產量的增長更多依賴于庫存和出口增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中鋼協常務副秘書長李新創表示,前十月我國出口鋼材達到5197.2萬噸,同比增長13.5%。但當前鋼材國際貿易摩擦已經增多,出口難度日益加大。“通過出口來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短期內已不可能。”李新創直言。
剛需支撐鐵礦價格
盡管鋼鐵生產增速放緩,但是對鐵礦石的需求仍保持增長。規劃院預測,2014年我國的鐵礦石成品礦需求量將達到11.72億噸,同比增長3.0%;其中進口鐵礦石的需求量仍占70%以上,預計2014年進口鐵礦石8.5億噸。李新創表示,由于產量持續增長,剛性需求會繼續支撐鐵礦石價格,只有擴大供應、打破壟斷,價格才能回歸合理。
數據顯示,1-10月份我國共從74個國家進口鐵礦石6.69億噸,較去年同期增加6017萬噸,增幅為9.9%。總計花費863.2億美元,噸礦進口均價為129.1美元,較去年下降約2.4%。從進口國看,前十月共從澳大利亞、巴西進口鐵礦石4.63億噸,占同期鐵礦石進口總量的69.4%。
“130美元/噸的進口價格,與成本相比仍然是高位。進口鐵礦石價格高是由于市場需求和國內資源現狀決定。”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坦言,國內鐵礦石行業與鋼鐵行業發展不同步,存在產業集中度低、企業稅負重、經營效率低等問題,難與國際巨頭競爭。
據了解,我國鐵礦石國產礦的發展受到諸多因素制約。由于資源稟賦較差,國內鐵礦原礦品位已經從2000年的平均品位33%,下降到2012年的28%。同時,粗放式的發展方式、工藝技術水平限制,可利用資源有限等多種原因也造成國產礦發展緩慢。特別是國內鐵礦企業面臨較多稅負,增加了企業的負擔。
前10月平均噸鋼利潤0.85元
河北邯鄲一位民營鋼企人士向筆者透露,當前鋼廠出廠價格普遍接近生產成本,在噸鋼利潤有限的情況下,高開工率意味著企業能通過產量提高盈利。筆者了解到,今年1~10月全國粗鋼產量為6.52億噸,重點鋼企實現利潤129.7億元,同比扭虧為盈,但鋼鐵主業利潤實際上僅5.54億元,平均噸鋼利潤約為0.85元。
據相關媒體報道,中鋼協副會長張長富日前表示,1~10月,鋼材平均結算價格為3462元/噸,噸鋼價格比去年下降340元,降幅8.94%,價格損失221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歷了10月份連續三旬的產量下降,11月上旬粗鋼產量再現上升,重點企業粗鋼日產量176.27萬噸,旬環比上漲3.49%。據中鋼協數據,11月中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庫存量旬末為1393.4萬噸,較上旬末增加了100.8萬噸,環比上升0.78%,為近期增幅z*高的一旬。
在劉秋平看來,預計后期鋼鐵的產量及需求都將緩慢增長,但在鋼鐵產能龐大的基數上,產量增長將明顯超過消費預期,并將對后期鋼價形成壓制。
產能過剩問題難化解
“我國鋼鐵業已經嚴重過剩。2012年已達到10億噸的設計產能,而實際產能還要遠遠大于10億噸。”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表示。多位接受筆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技術進步、操作水平和生產效率提高,當前全國鋼鐵產能已經遠超設計能力,產能過剩問題十分嚴重。
在劉秋平看來,產能過剩與需求不足之間的矛盾,雖在業內已是共識,但在生產中鋼企的產能利用率高低,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盈利能力。劉秋平向筆者表示,產能過剩是鋼鐵行業的大環境,但在這種大環境下,鋼企主動降低開工率可能性卻不大,然而高開工率增加的產量,不一定得到及時的消化。
如何化解產能過剩的問題,早已成為擺在我國鋼鐵業面前的s*要難題。李新創表示,化解產能過剩需要消化、整合、淘汰和轉移,重要的是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應該從環保、資金的手段化解產能過剩。
“化解過剩需要真刀真槍,也絕不會一蹴而就,將是漫長的過程。”李新創直言,雖然明年鋼鐵市場環境謹慎樂觀,但是鋼企主業盈利還比較困難,微利的局面仍會長期維持。
總結:年終將至,但市場沒有好轉跡象,今年部分上市鋼鐵企業虧損情況可能還要加重。2014年粗鋼產量的增長符合預期,在出廠價接近成本價時,鋼企的高開工率,有利于提升企業盈利。同時也有觀點認為,在產能過剩的大環境中,產量增長將會對鋼價產生限制,鋼企要有長期過“苦日子”和“緊日子”的思想準備。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